王大妈今年65岁,近5年来深深地被顽固性失眠困扰,每晚在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情况下才能勉强入睡2-3小时,甚至整夜不眠。白日里无精打采,全身乏力,茶饭不思,有时心慌、肌肉颤抖,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生活,痛苦至极时产生过轻生念头。经我院神经心理检查,通过焦虑量表测评,最后诊断王大妈患上了焦虑症。诊断后给王大妈服用了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并配合心理及行为治疗,王大妈的病情一天天好起来,现在睡前已不再服用镇静催眠药,每晚能睡5-6个小时以上,心慌、乏力症状已消失,每天爬山、健身、购物,忙得不亦乐乎,自己形容是“重生了一回”。
其实,王大妈患的是焦虑症。失眠是焦虑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在众多引起失眠的原因中,焦虑是引起失眠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焦虑病人都有睡眠障碍,焦虑性失眠以入睡困难最突出,病人躺在床上之后,翻来覆去不能入睡,越想睡而睡不着,越急越睡不下,一到晚上就在思考,今晚会不会失眠,结果是越担心失眠就真的不能入睡,越是担心,也就越是失眠,进入持久失眠的恶性循环。病人苦恼万分,渴望解决之途。焦虑症多因精神紧张,工作或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等因素而诱发, 是心理性与生物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心理与躯体两方面的症状。精神性焦虑是本症核心症状,表现为担扰、紧张、焦虑不安和害怕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失眠,难以入睡,易激惹,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由于体内兴奋性神经功能递质分泌异常表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躯体性焦虑,症状可涉及许多系统,如口干、胸闷、过度换气、心悸、尿频、耳鸣等。肌肉紧张可导致全身绷紧感、甚至疼痛与僵硬、麻木等。某些病人可出现细微震颤,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动作。
治疗焦虑症可以采用心理、行为、药物治疗。不要把焦虑导致的失眠当成单纯的失眠来治疗,这不仅会贻误病情,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建议您如果出现失眠并继发其他焦虑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时,就需要到医院神经心理或精神门诊,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
心理治疗:首先明确焦虑产生的原因:病人所产生的焦虑原因各不相同,设法了解判明病人的焦虑原因,并采取适当的对策是首要的方法。分散病人的焦虑心理:合适的消遣活动可以减轻焦虑。可以通过阅读、听收音机、看电视、下棋玩牌等分散病人对焦虑问题的注意力。与亲人、朋友、同事多交流,达到互相沟通,是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医学心理学专家常能通过心理治疗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帮助病人克服焦虑反应。
行为治疗是在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认知、学习、训练等一系列方法来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从而达到减轻和消退患者焦虑的目的。
使用药物解除焦虑:对不易缓解的焦虑,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5-HT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药物,必要时辅以镇静催眠药,则有益于焦虑的缓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