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患者在面对创伤和随之而来的外科处理时的心态和成人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科学地去引导和安慰。
我每天都跟小患者打交道,不同的孩子对于有创操作的反应、是否配合都与家长的心态和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这在急诊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体现的越发明显。
这里给“不可能永远不摔跤”宝贝们的家长几条建议:
1、请家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镇定,安慰患儿来缓解其紧张情绪,向大一点儿的孩子解释事件和将要做的处理,来缓解他们的焦虑;
2、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家长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得患儿在外科处理的时的配合;
1)对于0-2岁的患儿:家长可以跟医生交流,心中明了接下来的操作程序,并向孩子简单解释将要做的事来获得孩子的配合;操作时,应用各种方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持续的谈话,放孩子熟悉的卡通录音或录像;为了应对随后的换药拆线操作,家长可以在家陪孩子在玩偶身上模拟换药的操作。
2)对于2-5岁的患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惧怕疼痛且对手术的必要性不甚理解。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医生直接与患儿交流,用“孩子”的语言解释来获得患儿的信任。他们一般很想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和操作需要多少时间,这样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操作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放卡通视频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对6-11岁的患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理解力,并且学会“讨价还价”。告知他们外科操作的目的和流程是必要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应用“奖励”来诱使他们合作。虽然是大孩子了,但也不能忽视操作中必要的注意力分散。这个年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有所认知,开始在意外露部位的瘢痕,特别是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后。家长应该注意安慰和正确的开导,留心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反应。
4)对12-18岁的患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加的理性,可以被当做成年人对待了。但是孩子们会存在对“权威”(父母和医生)的反抗情绪,所以把他们当做大人对待,与他们达成“协议”会较容易获得孩子们的配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们对于隐私更加注重,父母不在场陪伴也许能让他们更加自在。这个年纪的孩子对即使不明显的瘢痕也会很在意,会有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家长应当配合医生的预防瘢痕治疗,如果可能与孩子商量合理的指导孩子掩饰瘢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