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点等作出诊断。
(1)病史:有脑瘫高危因素;运动发育迟缓、非进行性加重的病史。
(2)临床表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常伴有智力障碍、视听力障碍、语言障碍、癫痫等并发症。
(3)辅助检查特点:头部影像学检查: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脑畸形、脑积水、髓鞘发育迟缓、灰质块移位等情况。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是常见的表现。但也有部分脑瘫患儿的头部CT、MRI无明显异常。脑电图异常率高于正常儿童。1岁以上脑瘫儿童髋关节正位片常提示髋关节发育异常(半脱位、脱位等)。
对脑瘫的诊断,根据以下几点不难做出:
1、在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有志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2、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出现脑损伤的早期症状;
3、有脑损伤的神经学异常,如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反射异常;
4、排除其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及正常儿的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
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大多数都开始于婴儿期,但是,又不是所有的脑瘫患儿都会在早期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症状,特别是轻症患儿,在6个月龄前,甚至在9个月龄前很难做出确切诊断。对于分型诊断,年龄越小也越有困难,原因为典型的体征尚未充分表现出来。所以,医生及家长需要对婴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和随访,反复多次地全面进行评估,以便及早诊断、早期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