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部分虽已明确,但仍有一部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任何有害因素在胎儿期至新生儿期的过程中,影响了大脑的形成和发育均可导致脑瘫。尤其应该强调的是,胎儿脑缺氧或脑部血液灌注量不足是引起脑瘫的最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多家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引起脑瘫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核黄疸。
1、产前因素:胎儿发育期至产前4周出现的致病因素。
(1)感染:风疹病毒感染除对心血管有影响外,也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如眼、听觉损害及小头畸形和严重的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1993年在北京地区检测有高危因素的123例母婴血样,只有1例患儿风疹病毒抗体阳性、追踪至现在为正常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属神经毒性病毒,在子宫内传递,感染发生率为全部活婴的0.2%-2.2%(1985年),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肝脾大、血小板减少、小头畸形、血直接胆红素过高等,5%-15%被感染而无症状的婴儿,如发生感觉、运动、听力丧失及脑室周围钙化等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先天弓形虫感染在怀孕头3个月,病原体可经胎盘感染给胎儿,此种情况较为严重,但较少见。1993-1994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检验了123份有致病因素婴儿的母婴血样,其中只有一例母亲为弓形虫抗体强阳性,婴儿为阳性。经胎盘感染的患儿可出现小头畸形、脑积水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2)胎儿循环和血管疾病:常见如急性血容量过少、由于前置胎盘母亲大量出血、双胎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母亲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妊娠中毒症等均可造成胎儿脑血供失调。
(3)中毒:妊娠期间服用某些药物,饮酒,吸烟,母亲或胎儿若患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发生胎盘早剥、低体重儿及脑发育畸形等。
2、围产期因素:由出生前4周至出生后1周出现的致病因素。
(1)窒息:围产期疾病与产前疾病不可截然分割,大多数脑瘫小儿可能早在出生前脑的发育即受到障碍,使之对出生时的反应更加脆弱,从而成为致残原因。有报道36%的脑瘫病例可能与出生窒息有关。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于1993年报道住院220例脑瘫患儿,有窒息(宫内、产后)致病因素者占37.27%。
(2)颅内出血:窒息缺氧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早产儿发生率大于足月儿,说明早产儿也是导致颅内出血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胎龄小于32周,体重<1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更易发生,且多为脑室管膜下和脑室内出血,约占90%。颅内出血有时还因产伤,尤其是具有难产史同时伴有围产期缺氧史的患儿更易发生。缺血和缺氧导致的颅内出血和窒息互为因果关系,而且是围产期脑瘫的主要致病因素。
(3)早产: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报道入院脑瘫患儿220例中有79例早产儿,占35.91%。早产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有学者研究表明:胎儿合并感染时细胞毒素介导可使血、羊水中TNF水平增高,导致血、羊水中PGF2α水平增高,而诱发不可避免的早产。早产儿出现脑病变者可见脑室周围脑白质营养不良,而且多在双侧侧脑室附近。足月儿脑病变主要在皮层和基底节。
(4)核黄疸:因为严重黄疸造成核黄疸,其增高的血胆红素沉积于脑干和基底节,其病变导致出现手足徐动和听力丧失等临床表现,一般多在生后48小时到4天内发生。
3、出生后因素:出生后一个月内出现的致病因素。出生后因素约占脑瘫致病因素的10%左右,多因感染如脑炎、脑膜炎、CO和汞中毒、各种原因造成的外伤、抽搐等因素所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