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一种介于“生与死的状态”,一种抑制伤害性刺激从而保护机体的状态。
麻醉的实施不可避免的需要应用到药物。而凡涉及到药物,我们都会知道“无论西药中药,是药三分毒”,这是因为药物的作用发挥需要经过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药物首先经过吸收(如口服这可能造成胃肠道损害,静脉注射可能造成静脉炎等等),再经过分布;才可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靶器官上发挥作用,但目前的药物很难做到有的放矢的靶点作用,而大多为多点作用(病患器官及正常器官),这就是通常副作用所在(机体的复杂性及药物的局限性使得临床医师无法绝对避免),而我们最不希望药物产生毒性作用,这就取决于临床医师医术所在,也是可以避免发生的。
“爱情和手术时的麻醉这两个状态仿佛是人生的两个伊甸园”。其积极作用无法掩盖。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呢?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一直在努力。
在现代麻醉产生前,其实医者早已认识到有些疾病切除病患就能挽救生命,但在无麻醉的前提下患者绝大多数都死亡了。医者为减低应激反应,当时不得以采用了棍棒击晕、放血休克等等消除意识措施的探索尝试,但患者还是无法安全活过来。这时最早最著名的真正的麻醉出现了,那就是我们的医圣华佗研制的麻沸散,但虽有记载但已失传。后来直到乙醚的发明才逐步过渡到现代麻醉学,也使得外科学有了蓬勃的发展。
所以说麻醉归根到底是一种保护作用,通俗的说就是“保命”,目前大多数医院争创麻醉相关死亡率1:10万甚至1:20万。随着新的麻醉药物应用及新的技术的开展,原来不敢想象的心、肺、肝、肾等等移植手术才能够得以实施。麻醉也不再是单纯的保命,而是更多参与预后的改善。麻醉医师所管理的术中体温的维持、适度的麻醉深度、目标液体治疗方案、最小的输血及必须输血时输入相对新鲜的血液等等对改善预后均已成共识。医学无止境,临床上还是有许多工作需要深一步研究,如麻醉药物到底是否对小儿造成伤害?这是对我们的家长最最关心也是我们医务人员最重视的问题。小儿缺少显性记忆,可以简单理解为“好了伤疤忘了疼”。因此在最初对麻醉没有良好认识下,大多是不用或尽量减少应用麻醉下强制行手术治疗,但随访研究显示小儿长大虽对此无记忆,但应激所造成的伤害还是影响了其身心的成长。
围术期患儿的安全离不开麻醉,而这些麻醉药物在动物实验研究显示确实会对如小白鼠等啮齿类动物造成如细胞凋亡等伤害,临床方面也进行了对照随访跟踪调查,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对于三岁以内的小孩全麻在小儿长大后可能造成语言表达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减退,但此研究出于伦理学等不可能完全做到随机双盲对照,因此存在诸多局限如选择偏倚等等,因此预后研究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事物的分析需要辩证的看,都有利弊之分,总体评估利弊比,合理实施。总体来说:目前手术的安全实施显而易见无法离开麻醉的保护,预后改善也离不开麻醉。伴随着对复杂的人体深入研究(尤其是神经系统),更精细化与最佳化麻醉管理还需要更多探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