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痔的诊治现在比较混乱,有很多观念上的错误,各种方法眼花缭乱,甚至有些不良机构“忽悠”病人,俺把近年来对于痔病的新认识运用浅显的语言进行了梳理,把平时碎片化的知识设置成21个问题,望能对您有所裨益。
1、肛管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结构――直肠末端与肛门外口之间,是一个约100px长的管道,称为“肛管”,被周围的环状肌肉(肛管括约肌)包围,肌肉收缩使肛门开口呈“束状”闭合,类似于褡裢口袋的封口。为了保证肛门“滴水不漏、不走渣”,在肛管里面有一层由静脉血管丛构成的软垫片,叫做“肛垫”,就像水管接头处缠绕的胶带一样防止接头处漏水。
功能意义――简约但不简单:肛门的功能虽仅仅是排泄废物的通道,但是需要“定期、定量”的排泄(不能屎掉裤裆),而且要“感知有度、开闭自如”(闭得稳稳当当,排得痛痛快快,还不需要脱裤子放屁)。
功能调控――肛门要“开闭自如”,还需要神经系统进行协调,肛门括约肌就是一个“粗调控开关”,90%以上的控便能力靠这个“开关”, 当肛门手术的时候,如果括约肌损伤1/3以上,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即不知不觉中“屎掉裤裆”。但是,光有这个粗调节开关还不行,不能做到“严丝合缝”,遇有稀便或分泌液,会从很小的缝隙中渗漏出来,那样的话,人的“臀沟”就会潮湿、糜烂,甚至于整天“臭烘烘”的。所以,肛门还有约10%的精细调控能力是由肛垫完成的,保证了肛门“滴水不漏”。
2、肛垫的精细调控
肛垫主要由“静脉血管丛”构成,中间有一些细丝样的纤维(Parks纤维)固定于肛管的壁上(就像“挂钩”一样),血管丛周围有细丝样的肌肉包绕(Treitze肌),肌肉具有收缩能力,是血管丛内血液多少的“调节泵”。肛垫软绵绵的,和“阴茎海绵体”一样,称为“肛垫海绵体(corpus cavernosum)”。因其是软的“海绵体”,通过调节静脉丛内的血液多少和分布,从而充分的对肛门进行细微的“堵漏”。肛垫海绵体内压力的调节是受到“直肠内压力、肛管括约肌收缩力”的综合调控(肛垫海绵体内压力≈直肠内压力-肛管括约肌收缩力)。当然,这些调节过程,是在“神经反射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
3、“痔”的形成机制
肛管括约肌收缩力是受年龄等因素影响的,年轻人肌肉强壮,肛门括约肌的力量强,年龄大了,肌肉就会退化,所以老年人常常屎尿不能自控。直肠内的压力受到影响的因素就更多了,尤其是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吃个麻辣烫、怀孕、喝顿大酒、跑个肚拉个稀等等都会造成直肠压力的剧烈动荡。肛管括约肌收缩力减弱、直肠压力动荡不安,肛垫海绵体为了保证肛门不“漏油”,就会反反复复的“充血扩张”,依靠的Treitze肌的收缩与舒张来精细调节血液进出于海绵体血管丛。当不注意生活方式,任其嘴巴自由快活、或者直肠肛门本身装置及神经反射出现异常,那么我们肛垫海绵体在日积月累的超负荷工作中,也会“疲劳不堪”,总有一天会“失灵”或者“罢工”。反复充血扩张,肛垫就会代偿性地肥厚而形成更大的“团块”,凸起鼓包便叫“痔”。
4、痔完全没有用吗
痔是肛门调节能力出现紊乱后,由肛垫代偿性的肥厚增大而成,其作用就是为了“补偿”肛门内压力问题,防止“跑气走渣”,所以痔是有作用的。从正常肛垫到“痔”的形成,并不是“万恶不赦”。
5、痔形成的常见病因
痔是由于肛垫的充血肥大,鼓包而形成的“葡萄样”的团块。究其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1)、“直肠内压”失调: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腹泻、便秘、久坐、怀孕等;(2)、肛管括约肌能力减弱:年龄增大及身体虚弱,造成肌肉退化;(3)、神经调节反射障碍:直肠炎症等可以使肛门“调控阈值”等发生改变;神经肌肉反射系统出毛病;长期焦虑、生活作息不规律、胡乱饮食等可以导致神经调节紊乱。
6、痔、痔病、痔疮的区别
痔:由正常肛垫代偿性的肥大肥厚而成,不能叫病。
痔病:已经影响了病人生活,需要临床干预的才叫痔病。
痔疮:“痔”的本意是“凸起之物”,“疮”的本意是“菜花样”。因此,痔疮是“痔”的严重阶段,即在肛门部可以见到突出的像菜花一样的团块。
无论“痔”及“痔疮”,在英文表达上就一个词:Haemorrhoids,其英文含义就是“血液之海”。
7、“痔疮”的发生机理
正常的肛垫是比较小而柔软的,当肛垫肥大而成“痔”的时候,不但体积变大了,而且大便进出、反复摩擦,血管团块的质地也会变硬。肛垫或痔核是由Parks纤维和Treitze肌固定于肛管壁上(就像墙上的“挂钩”)。大便反复挤压,尤其是大便干结的时候,Parks纤维和Treitze肌就会断裂,于是“痔”就会逐渐下移、进而逐渐脱出于肛门之外。脱出肛门外的痔核,炎性刺激后周围结缔组织发生增生。
8、痔病的分期或分度
(1)临床分期:
一期、内痔:从肛门外看不到。
二期、痔脱垂:大便后或平时肛门外能见到脱出的痔核团块。
三期、痔脱出伴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痔脱出以后,刺激肛门周围组织增生,形成更大的团块。
四期、痔急症:痔核发生大出血、脱出的痔核卡在肛门口发生严重疼痛、水肿,甚至缺血坏死。
(2)临床分度(四度):
Ⅰ、内痔出血:痔核在肛门里面,由于大便时血管蹭破后发生出血。
Ⅱ、脱出可回纳:大便时痔核脱出,大便后自行或用手可以还纳回肛门内。
Ⅲ、脱出不可回纳:痔核脱出肛门外,不可还纳回肛门内。
Ⅳ、环型痔:痔核脱出肛门外,周围组织增生,环绕肛门一圈,呈菜花状。
9、痔病的治疗
(1)、治疗的适应症:影响病人生活的痔才需要治疗,如内痔发生出血、痔脱出于肛门之外后到了严重的“痔疮”阶段。
(2)治疗原则:
1)解除病因:生活规律、饮食有度、肛门括约肌的提肛锻炼、治疗腹泻和便秘、软化大便等。
2)保护功能:痔本身是有作用的,无论手术或药物治疗,要尽量减少对肛垫的损伤,保护肛门精细的控便功能。
3)减少并发症:尽量减少由于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如手术所导致的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10、痔病的国际标准治疗方法及选择(三阶梯)
11、痔病的保守治疗
(1)痔病的治疗根本是解决引起痔的原因:
1)改变生活习惯,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食物何蔬菜、水果等。
2)治疗便秘、腹泻、直肠炎等:大便干燥时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液、通便胶囊、麻仁丸、福松等;慢性腹泻的时候可以予以止泄药物,如礞脱石散等;直肠炎可以灌肠、局部用药等。
3)肛门括约肌功能训练:括约肌紧张、直肠炎的时候可以运用温水坐浴、扩肛门、红外线理疗等,松弛肛门的肌肉、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肛门肌肉退化松弛,可进行提肛训练,每天200次左右,训练肛门的肌肉的力量。
(2)早期痔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在早期痔核呈“葡萄样”的时候,发生少量出血、或脱出于肛门之外,可以给予局部药物治疗,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的栓剂、膏剂,可以进行局部涂抹或塞肛。这些药物的共同作用机理:可在痔核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润滑肛门、止血、促进痔的血液循环和受损痔核的愈合;减轻局部炎症的刺激;有的还有缓解肛门括约肌的疲劳。
12、痔病的手术干预
痔病早期可以保守治疗处理,但是当痔核出血、痔脱出于肛门之外形成痔疮的时候,影响病人的生活了,就需要外科干预,始终要记住:外科手术不是根治,而是以解除症状为主,保护肛门的功能是核心。
基于现代对痔病的认识,过去将痔环形切除(相当于把肛门内的软垫全部削掉)的手术方式现在基本废除了,这个手术对肛门功能的破坏很严重,术后肛门狭窄发生率高、关键是病人术后会“走渣”,分泌物或稀水便可能渗漏出来,每天肛门潮湿、臭哄哄的。
外科干预治疗分为三大类:
(1)痔核减容手术:就是将肥厚的痔核缩小体积的手术,包括:痔核的结扎,痔动脉的结扎,用硬化剂、射频、超声、铜离子等缩小痔核。适合痔核没有脱出于肛门外、痔核较大、痔核出血等情况。
(2)痔核切除手术:适合于脱出于肛门的简单痔疮,一般在3、7、11点位置的母痔区手术。呈梭型放射状切除,最大限度保留了肛管内的肛垫,术后肛门的精细调节能力得以保留。切除以后创面敞开不缝合叫Miligan Morgan手术,如果将创面缝合叫Ferguson手术。无论用手术刀,还是用射频刀、超声刀等切除,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谨防江湖游医故弄玄虚、忽悠“骗”钱。
(3)痔悬吊复位手术(PPH手术):适合于脱出于肛门外的环形痔,这是目前对肛门功能保护最好的手术方式,创伤小、疼痛轻微(直肠内没有疼痛感觉)。PPH手术叫“痔上粘膜环切手术”,这个手术不切痔核,而是将直肠上的粘膜切除3-125px,将脱出于肛门外的痔核拉回肛管内。因为切除了直肠的部分粘膜,把痔核拉回肛管以后、同时将痔动脉也予以结扎了,痔核会慢慢萎缩变小,既保护了肛门功能又解决了脱出的痔。但是如果脱出的痔疮有比较重的结缔组织增生,一大坨东西也拉不回肛管内,这个时候可以在PPH手术的基础上将增生的组织切除,保留痔核里面的血管丛。
13、痔病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保护功能是治疗痔病的首要原则,手术后肛垫还存在。而痔病形成的根本原因不在肛垫本身,是由于生活方式、肛门肌肉和调节反射问题,原因不除,剩余的肛垫还会肥厚扩张,大便长期挤压还会脱出于肛门之外。所以,复发不复发主要是自己生活别太“任性”、身体条件不能太差等,而不是依靠手术去“根治”。
14、痔疮手术后疼痛很恐惧吗?
一点都不痛也不现实,是肉都有感觉。但是现代外科技术和对疼痛的认识提高,一些止痛措施的使用,术后疼痛并不重,没有那么恐怖。记得我刚开始的工作的时候,那个时候手术方式没有今天这么完善、对疼痛的认识还不足,痔疮手术后部分病人确实很痛,我还见过有些肛肠科给每个病人发一个“木槌”敲臀部,以缓解病人的痛苦。经过这20余年的发展,大量的西医人员开始关注这个“小病”后,手术方式和止痛措施和20年前发生了“质”的变革。现在痔手术后疼痛比较轻,给予一般的止痛措施都能缓解,尤其是PPH手术的广泛推广,基本能做到“无痛”或“小痛”,病人术后住2-3天就可以回家。
15、痔病急症怎么处理?
当痔核大出血、痔核脱出肛门外以后卡在肛门后出现水肿、甚至缺血坏死就是急症,在女性怀孕期间或产后容易发生。痔核发生大出血必须急诊止血。在水肿、坏死期间作手术很困难,对肛门的破坏较大,最好能将痔核塞回肛门内,等水肿消除了后再手术比较好,但很多时候塞回去了后马上或便后又脱出来。因此,可以用麻药将肛门周围肌肉封闭,肌肉松弛了后就可以解除对痔核的卡压,水肿几天后就可以消除,择期再手术。如果有痔核组织坏死,必须急诊进行清理坏死组织,松弛肛门肌肉,一期或二期行痔手术。
16、痔病手术后有并发症吗?
多数痔手术后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但有极少数人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术后发生大出血、休克;肛门狭窄;肛门部分失禁。术后出血最容易发生在术后24小时和术后7-10天这个时间段,所以这个时间要引起注意,有出血赶快到医院。
肛门狭窄发生的原因很多,有手术破坏肛门组织太多、病人属于瘢痕体质、术后创面发炎形成炎性瘢痕等,一般给予扩肛后能治愈,个别的狭窄需要手术做肛门整形。
肛门失禁在痔手术后发生率很少见,发生原因是由于手术对肌肉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者行PPH手术时过度扩肛后对括约肌有牵拉伤,一般经过提肛的肌肉锻炼,3月左右多数能好。
17、痔病手术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花费
由于肛门部不属于清洁环境,并且要每天排便、伤口不出于静止状态,所以肛门的伤口比其它部位的伤口愈合的时间长。作痔切除手术后的创面,一般都在术后28-35天完全愈合;做PPH手术,创面在直肠上,一般14天左右能愈合。虽然愈合时间长点,但并不需要一直在医院住院,手术后3-5天就可以回家、甚至上班工作,回家后用温水坐浴2-3次/天,每次15-20分钟,便后塞一颗痔疮栓剂即可,一个星期要来医院门诊复查一下,看看愈合情况。在家中要注意出血情况,少量出血是正常的,出血量多就要及时到医院,尤其是术后7-10天个别人可能发生大出血。如果没有其它重大疾病,现在痔手术的花费并不高,痔切除手术大约在5000元左右,PPH手术在10000元左右,主要是手术的吻合器要40000多元,但这些器械都入了医疗保险,自己花费大概在1000-3000元,一般人都能接受。
18、痔会癌变吗?
很多人担心痔会癌变,可以肯定地说,还没有发现单纯痔发生癌变的病例。有些人有痔疮、同时发现了直肠癌、肛管癌等,这属于两种情况,只不过是同时发现了,并不是痔疮癌变而来的。但是,长期的痔疮,肛管上有如小米粒大的肛乳头(正常人都有)因长期刺激会肥大而成息肉改变,这个息肉时间久了有癌变的可能。所以痔疮时间长了,可以看到肥大如“鼓槌样”的肥大头,这个需要及时切掉,防止发生癌变。
19、痔出血和直肠癌出血的区别
由于痔属于静脉血管丛,当大便刺破了血管会发生出血,多数人量比较少,在便后大便表面、手纸上能见到鲜红的血迹,少部分人会在便后发生喷射状出血,马桶内见到鲜红的血液。但痔出血一般经过1周左右自行都能愈合或者经过治疗后能愈合。直肠癌的出血一般血液比较暗红、血和大便混在一起,便后没有喷射状的鲜血,直肠癌出血持续之间比较久。如果超过1周以上的便后出血,需要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
便血的病人,除了要做直肠指检,医生还建议做直肠镜、结肠镜检查,因为痔疮本身事情不大,但是要耽误了直肠和结肠肿瘤的诊治就不划算了。临床上不少的病人把直肠癌当作了痔疮治疗,最后耽误了肿瘤的治疗。
20、严重的痔病可以不手术吗?
痔核发生大出血或者慢性失血,必须手术治疗。临床上不少病人的贫血是由于痔出血造成的,如果重度贫血、大出血晕倒休克还需要输血。脱出于肛门的痔,会发炎、会流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周围组织会增生、甚至引起瘙痒和湿疹等,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更严重的肛门病变;痔脱出和直肠脱垂具有相同的机理,有专家认为痔脱出就是直肠肛管脱垂的早期阶段,痔脱出于肛门后,长年累月就会发生肛管的脱出。临床上经常见到环型痔的齿状线都露在肛门外面(齿状线是肛管和直肠的分界线),这就到了肛管脱垂阶段,到这个阶段手术效果就不好了。所以,什么病都需要“早诊、早治”,该手术要毫不犹豫选择手术。
21、我们需要记住的几点观念
(1)痔也是有用的;(2)治疗痔不要所谓的“根治”,保护肛门功能是核心;(3)改变生活习惯、锻炼肛门功能、治疗消化道原发病因才是根本;(4)早诊早治是真理,手术也没有那么恐怖,该手术就得手术;(5)复发不复发主要靠自己生活别太“任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