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主要指胰外分泌腺导管腺癌:是胰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身各种癌肿的1%~4%,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8%~10%。胰腺癌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早期症状不明显、特异性差,临床很难早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还可能存在多种高危因素,如: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胆道手术史等,使胰腺癌的症状更加不典型,易导致漏诊或误诊。
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待诊断明确后往往已属晚期,能切除的仅为少数,占10%-15%,治疗效果差,现已经被公认为是60余种恶性肿瘤中预后最差的。能手术切除术后有或无化疗辅助治疗者中位生存期为11-23个月,5年生存率不足20%。初始诊断时有10%-15%为局部进展且无远处转移,中位生存期为6~10个月。有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期为3~6个月。胰腺癌早期症状比较突出的有三种:(1)厌食,消化不良及体重下降;(2)腹部不适或疼痛,约有半数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约有20%的病人腹痛能放射到背部、左肩部,疼痛在仰卧时加剧,坐立、弯腰、侧卧、屈膝时减轻;(3)黄疸,表现为皮肤及巩膜发黄。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7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否需要积极治疗及各种治疗对于其生存的影响文献资料较少。
我院近年大力开展胰腺癌外科治疗,积累许多对于老年胰腺癌病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的经验,其中不乏年龄高达88-91岁的极高龄老人,均顺利接受手术并康复出院,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部切除术等。老年患者基础病较多,多合并有心肺功能不良等脏器功能障碍,加之梗阻性黄疸及手术本身的创伤,更使围手术期发生各种并发症的风险加大,主要表现为心肺功能不全,导致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被动延迟,后者又使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特别是在出现手术部位并发症的情形下,更可使业已存在的非手术部位合并症恶化。这对术后重症监护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年患者更容易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胃排空延迟,这与精神、胃迷走神经损伤、胃局部结构破坏、贫血、营养不良、腹腔严重感染、吻合口重建时间过长等有关。营养支持是胃排空延迟治疗极为重要的措施。根据病情选择营养治疗途径(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若患者肠道功能良好,首选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更符合人体生理情况,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且费用低,其输注速度、浓度和供给量应从低到高逐渐调整,不足部分可由肠外营养补充,最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
对老年胰腺癌病人来说,任何单一的治疗手段都不一定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因此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体力状态较好的早期胰腺癌老年患者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老年患者可以考虑化疗、放疗、介入等综合治疗体系,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术后恢复良好的病人和不能手术的晚期病人,我们提倡个体化的放化疗联合治疗。尽管研究显示,对胰腺癌采用化疗治疗能延长患者总生存,但是对于高龄的患者是否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无明确证据。我们采用经典的吉西他滨和(或)替吉奥联合治疗老年胰腺癌病人,部分病人辅以小剂量放疗,患者耐受性好,能有效控制肿瘤、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期。对于身体评估不能耐受联合治疗的病人,我们给予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大部分老年患者可以耐受,机能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由于胰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无特异性表现,而对于胰腺癌目前还无有效的筛查方法,也缺乏可靠的诊断试验,故早期诊断相当困难。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必须重视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如:定期腹部B超或CT检查,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等,尤其是高龄老人。临床上对于高龄老人,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如: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有高危因素存在等,应及时检查,发现早期病例,可以明显改善胰腺癌的预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