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常见的慢性致残性并发症,在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发病率约为2.8%~14.5%。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的截肢,要比非糖尿病病人高5至10倍。因而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治,积极挽救保存肢体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双脚皮肤瘙痒,怕冷,皮肤发白或发紫,肢端刺痛,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走路时突然下肢疼痛难行(间歇性跛行)。病情进一步变化可出现静息痛,即在休息时下肢亦感疼痛,甚至彻夜难眠。病程最后足部形成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
以上病症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病人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管内膜增厚和中膜钙化进程加快引起的,这种退行性改变比正常人提前约10-15年,导致血管扩张能力下降。发生病变的血管壁可见有斑块形成,斑块中有脂质如胆固醇等沉积,使血管狭窄、堵塞,造成血液循环障碍,组织缺氧。此外,糖尿病病人凝血系统异常也是重要原因。由于糖尿病人血小板聚集力亢进,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容易形成血栓,造成组织缺血。因此,造成糖尿病足组织坏死的主要因素是肢体动脉供血不足。
一般情况下,血管狭窄至管径的3/4时才有临床缺血症状。而血管狭窄从轻度到重度(3/4)约需10年甚至20年时间,在此相当漫长的时间内,病人自己通常不会很在意,等到症状加重时已是晚期,足部坏死坏疽,一般治疗难以奏效,病人为了挽救生命将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相当重要。
早期下肢局部缺血的症状主要是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其特征表现为:.症状只出现在步行时,停止步行后症状迅速消失(通常在5分钟内),同样步行会出现同样的症状。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可以从病人的初诊病史以及一些非损伤性临床检查中分析出血管疾病的可能性,然后动脉造影以对疾病的进程进行评估,确定病变的受累区域以及血液流动受到阻碍的程度,以此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理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糖尿病人容易罹患周围神经炎,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低,易致受伤、而即使是一个小伤口也可能导致难以愈合的溃疡,因此糖尿病人平时要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水疱、红肿和破皮;每天洗净双脚,保持趾间干燥,防止霉菌感染;每天搽拭润肤剂如凡士林等以防足部干裂;不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不剪老茧、鸡眼,修剪趾甲不要太短,不赤脚行走,以免受伤。糖尿病足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下肢循环。常用药物有肠溶阿斯匹林、复方丹参片和抵克力特等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血小板聚集;培达、胰激肽释放酶和己酮可可碱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此外应戒烟以保持治疗效果。
糖尿病足的外科治疗主要有血管成形术和动脉重建术。血管成形术主要是通过微创介入的方法,通过插入球囊导管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使血管内膜撕裂重塑,增加血管流量,改善远端血流供应。动脉重建是通过自体或人造血管构成缺血段旁路转流,也就是俗称的“搭桥”手术,使远端肢体缺血组织恢复血流供应。通常,在血管外科手术中,糖尿病病人手术风险比一般病人要大,但对于病情相当严重的病人,血管成形术和动脉重建术的效果并不比同等程度的非糖尿病人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