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肿瘤热疗的概念
肿瘤热疗(hyperthermia)是应用各种热源结合现代医疗科技技术对恶性肿瘤进行加温治疗的一种方法。有学者称之为“温热治癌”、“高热治癌”、“透热治癌”等。就热疗本身来讲,它是一种纯物理性治疗,热源包括高频电磁波、红外线、超声波、热水浴等。在对机体加温时,由于肿瘤组织自身的组织结构不健全,散热较正常组织慢,使肿瘤组织的温度较正常组织高出5℃~10℃,而恶性肿瘤细胞对高热敏感,结果是高热后肿瘤细胞被杀死或逐渐凋亡,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
热疗相对放疗、化疗的独特优势在于它无毒副作用,同时,热疗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加放疗、化疗的疗效,可以减少肿瘤复发,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2、肿瘤热疗的起源
热疗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高热或过热。西方的热疗史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那时埃及医生就曾用加温法治疗乳腺肿瘤。古希腊名医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年,医药之父)也用加热疗法治疗肿瘤,他有句座右铭:“药物不能治愈的可用手术治疗,手术不可能治的可用热疗治,热疗不能治的就无法治了”。自1866年以来陆续报道一些恶性肿瘤患者因偶患丹毒、严重感染或曾有高热病史而出现肿瘤消退现象。以后有学者陆续报道用加热合并其他疗法提高了肿瘤的疗效或治愈肿瘤的案例。
肿瘤热疗从古老的火针、艾灸、烙铁、药浴到19世纪利用感染丹毒进行全身热疗,一直没有更大的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临床上真正地应用,这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现在热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这门学科仍然不完善,但和肿瘤治疗其他手段一样都会经历幼稚和不成熟阶段,从目前热疗在很多治疗领域的疗效来看,它最终会成为一种极具前途的治疗手段。由于热疗有很多机制和多种生物学效应没有被人们完全掌握,它的疗效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放疗、化疗,这引起很多医学临床学者、生物学家、生物工程学家、免疫学家、物理学家的强烈关注,并投入到相应领域的研究中,这对热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20世纪80年代,肿瘤热疗虽然在临床上得到了应用,但缺乏基础的生物学研究;虽然涉及生物学领域,但治疗上都属于在物理水平的认识阶段;初步与放疗结合应用得到了良好疗效,但未观察与药物和其他疗法结合应用;所用设备较为原始,类似理疗机器,已开始应用腔内微波、单源旋转超声和13.56MHz射频设备。目前,上海市东方医院应用更先进的8 MHz射频肿瘤热疗机(RF8),安全可靠,效果更好。
3 、热疗抗肿瘤五大作用
(1)高热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
研究表明高热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可以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蛋白质的合成;高热可以损害细胞膜的正常功能,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蛋白外溢,核染色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癌细胞的死亡。因为肿瘤组织内部结构不健全,高热时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呼吸,无氧酵解增强使pH下降,又使溶酶体的活性加强,致肿瘤细胞溶解死亡;由于抑制了蛋白质合成也就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使肿瘤细胞死亡。所有这些均对细胞增殖的S期最敏感,与其他期比较可相差数十至数百倍。因为放射治疗和很多药物都对S期以外的细胞增殖周期效果明显。这样一个互补、协同的关系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治疗价值。
(2)热疗增加化疗效果
研究表明,在体外42℃,持续120分钟可以使一些化疗药物的灭癌效果增强10~100倍。在临床实际应用上,热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其疗效远远大于两种疗效的相加。在达到同一疗效指标的情况下,化疗药物用量可以减少,从而降低了对人体的危害。
(3)热疗增加放疗效果
热疗和放疗在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位点不同,即热疗敏感的细胞周期放疗治疗不敏感,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热疗的同时又改变了肿瘤的组织学、生理学特性,这些又能增强放射治疗的效果。
(4)热疗影响机体免疫
在肿瘤组织的特殊生物学特性中有着不同于正常组织反应,结果是加速肿瘤组织的死亡。
(5)热疗排除体内的毒素
人体皮肤为整个躯体提供保护,它既是一个吸收器官也是一个排泄器官。在全身热疗时,人体排出大量汗液,平时不能开放的孔道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在大量汗液排出的同时会将体内及皮肤吸收的有毒物质排出,这使机体免遭有毒物质刺激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4 、肿瘤热疗的分类
(1)全身热疗
是指将身体各部都进行加热,使体温均匀升高而达到治疗温度的方法。加热方法有三种,即经体表加热法、体外循环法、生物法(已不用)。
体表加热可分为红外线辐射加热、微波加热等,而上世纪80年代所用的热水浴、热蜡浴、电热毯等因有诸多缺陷已经不再应用。目前因红外线辐射加热效果确实、副作用小、易于监测、成本较低而在临床上较多应用。
体外循环力加热是指用特殊的设备将体内部分血液泵出体外进行加热到预定温度,而后再灌入体内达到治疗温度的方法,但因设备和成本昂贵不易普及。
生物法是指用生物制剂使人体发热的方法,因温度时间不易控制,目前已不被应用。
(2)区域性热疗
是比局部加热范围更大,对身体一部分区域加热的方法。加热方法有微波、射频、区域性热灌注等。由于区域性加热也可以使全身温度升高,目前也有学者用区域性加热进行全身热疗。区域性加热可使机体某一区域温度达到40℃~44℃,多与放疗化疗合并应用以增加热疗效果,治疗范围包括除头颈部肿瘤外的躯干各种早、中、晚期恶性肿瘤。RF8深部肿瘤热疗机具有13厘米加热优势,温度高,部位深,病人耐受好,无不良反应。
(3)局部热疗
加热范围局限于病变和周围小部分正常组织而全身温度无明显升高的加热方法。热源有微波、射频、超声波等,早期局部热疗应用微波较多。局部热疗适应于多种浅表肿瘤,如浅表淋巴结转移癌、皮肤癌、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在机体浅表部位的肿瘤。
5、热疗与放疗有机结合即热放疗
局部加热与精确放射治疗有机结合治疗肿瘤,效果显著提高副作用明显降低的治疗新技术,称为热放疗技术(简称热放疗)
(1)作用机制
临床上,热疗经常与放疗合用,热疗可以增敏放疗,它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热疗提高肿瘤周边细胞的氧含量,防止缺氧减弱放疗效果,因为放疗对有氧的肿瘤细胞敏感;肿瘤中心的乏氧区对热疗敏感而对放疗不敏感。
细胞增殖期(S期)对放疗抗拒,对热疗敏感;有丝分裂期(M期)对射线敏感,对热疗不敏感,这样就形成一个互补关系。
热疗抑制放疗后肿瘤组织内细胞DNA的修复,而放疗可以减少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互补的关系。
热疗与放疗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临床应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最新研究成果证实,热放疗具有协同作用、增敏作用和最大的细胞毒效应。
(2)热放疗适应症
适用于除颅内肿瘤以外的全身各部位肿瘤,包括:
表浅肿瘤:乳腺癌、皮肤癌、恶性淋巴瘤、软组织肉瘤等。
深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及各种转移癌。
盆腔内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直肠癌等。
(3)热放疗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治疗部位有热感是正常的,病人认为热感最舒适为佳。热感强,疗效相对好,但容易烫伤,因此病人切莫强忍。
(2)过度肥胖的人会出现皮下疼痛和脂肪硬结,发生率约1%左右。即便出现上述情况,不做特殊治疗数周后也可自行吸收、愈合。
(3)治疗前尽量少喝水,尽可能的排尽尿;病人最好穿纯棉衣裤, 除去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及具有磁性的物品 (如:手表,皮带,手机,打火机,戒指,项链等;育龄妇女有节育环者不适合进行盆腔热疗),以免发生烫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