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摩
第一节 足底按摩基础知识
足底按摩是足底按摩师运用多种推拿手法按摩足底穴位(内脏反射区),通过血脉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促进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自我保健的方法。结合足浴,采用具有舒经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功效的天然动植矿物中药,调制成泡脚浴剂,通过疏通足部穴位和经络,达到养身保健,强身壮体,防病保健的目的。
1、足底按摩的功效
足底按摩的适应证较广泛,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作用,能明显地消除疲劳,改善睡眠,辅助缓解神经官能症。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
2、足底按摩的禁忌症
(1)出血倾向或有血液病。
(2)严重的心脑疾病。
(3)皮肤损伤或皮肤感染。
(4)神志不清,昏迷。
(5)有精神疾患。
(6)有传染性疾病,如肝炎发作期,艾滋病等。
(7)有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败血症等。
(8)皮肤过敏,或皮肤感觉迟钝。
3、足底按摩的注意事项
(1)按摩前双脚用热水浸泡15分钟,或用热毛巾擦洗可增加疗效。水温以顾客接受为度,大多在36至43摄氏度之间,但一般不应超过45摄氏度,最低不低于36摄氏度。水温还应由个体差异来决定,初次足浴者,水的温度可以低些,并渐渐增加水温。
(2)女性顾客,在月经期间,不能刺激性腺反射区。
(3)不可用暴力按摩,以对象能接受程度,不损伤皮肤为度。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应避开骨骼突起处及皮下组织较少的反射区,以免挤伤骨膜。
(4)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5)按摩前后均可饮一杯水以促进代谢。
(6)修剪趾甲以防损伤术者。
(7)足部避风,以免受寒着凉。
第二节 足底按摩的器具和介质
在进行足底按摩的时候,常用拇指的罗纹面、食指和中指的指间关节对反射区进行按揉点压,也可以使用一些如光滑的塑料棒、木棒、牛角点穴椿。
足底按摩的介质有很多,常用的如下:
(1)膏剂:用药物加赋形剂,如凡士林、冬青油、薄荷脑等调制成膏。
(2)药酒:将中药浸白酒,浸液擦摩相关部位,增强祛寒除湿、活血止痛功能。
(3)葱姜汁:由葱白和生姜捣碎取汁使用,亦可将葱白和生姜切片,能加强温热散寒作用。
(4)蜜:多用蜂蜜,增强温中补虚作用。
(5)滑石粉:润滑,多用于夏季,以防汗护肤,减少手法阻力。
第三节 足部反射区定位
足底反射区定位功效表
足部反射区
定位
功效
肾上腺
双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点稍外侧
补肾填精、活血祛风、回阳救逆、引火归元、益气壮阳、祛风止庠
肾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跖趾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后方中内陷凹处
补肾填精、温肾壮阳、温经通脉、醒神开窍、清热利湿、利便通淋
输尿管
位于双脚脚掌自肾脏反射区至膀胱反射区之间,呈弧线状的一个区域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泻火解毒
膀胱
位于内踝前下方双脚脚掌内侧舟骨下方,拇展肌侧旁
清热泻火、通利小便、固摄止尿、解毒
额窦
十个脚趾的趾端,右边额窦在左脚,左边额窦在右脚
清热疏风、通络止痛
垂体
位于双脚拇趾腹中央部位
平衡阴阳、通窍安神、强身健体
小脑及脑干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节趾骨处。右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左脚半部小脑及脑干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右脚
平肝潜阳、清头明目、镇静安神、舒经通络、疏风止痛、醒脑开窍
三叉神经
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右脚
活血通络、舒经止痛
鼻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通利鼻窍
头部(大脑)
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平肝潜阳、清火明目、疏风止痛、镇静安神、醒脑开窍、健脑益智
颈项
位于双脚拇趾根部横纹处。右侧颈项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颈项的反射区在右脚
疏经通络、柔筋止痛、祛风除湿、散风寒除风热
颈椎
位于双脚拇趾根内侧横纹尽头处
通络止痛、强筋健骨
甲状旁腺
位于双脚脚掌内缘第一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补肾养肝、柔肝养筋
甲状腺
位于双脚脚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成带状
平肝潜阳、滋阴降火、除湿通络
眼
位于双脚第二趾与第三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眼反射区在左脚上,左眼反射区在右脚上
明目、清肝、养肝
耳
位于双脚第四趾与第五趾根部(包括脚底和脚背两个位置)。右耳反射区在左脚上,左耳反射区在右脚上
补肾、开窍、聪耳
斜方肌
位于双脚脚底,在眼、耳反射区后方,成一横带状。(第一至第四指第一趾骨体处)
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强筋健体
肺及支气管
位于双脚斜方肌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支气管敏感带:自肺反射区中部向第三趾延伸。(第一至第四指第一跖骨头处)
补肺益气、止咳平喘、化痰利气、清热解毒
心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的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
补气养心、生血定志、清心安神、除烦舒心
脾
位于左脚脚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之间,在心脏反射区后方(向脚跟方向)的一横指处
健脾化湿、统摄血液、强身健体
胃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趾关节后方(向脚跟方向),约一横指幅宽
降逆止吐、和胃止痛、消食导滞
胰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
清利湿热、滋阴降火、消食和胃、健脾除温
十二指肠
位于双脚脚掌第一跖骨与楔骨关节前方(向脚趾方向),胃及胰脏反射区的后方
理气止痛、和胃止呕、消食利湿
小肠
位于双脚脚掌中部凹入区域,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反射区包围
消食导滞、健脾行气、通腑泻火、理气止痛
横结肠
位于双脚脚掌中间,横越脚掌成一横带状(跗跖关节,正中横线上,顺结肠左由内向外,右脚由外向内按)
导滞、通便、止泻
降结肠
位于左脚脚掌中部,沿骰骨外缘下行至跟骨外侧前缘,与脚外侧线平行成竖条状。(第五跗跖关节到跟骰关节处)
导滞、通便、止泻
乙状结肠及直肠
位于左脚脚掌跟骨前缘成一横带状。(跟骰、距舟关节,跟骨结节前缘)
清热补虚、通便止泻
肛门
位于左脚脚掌跟骨前缘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跟骨的载距突下)
消痔、止血、通便
肝
位于右脚脚掌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在肺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
舒肝利胆、清热解毒、补益肝血、平肝潜阳
胆囊
位于右脚脚掌第三与第四跖骨间,在肺反射区的后方(向脚跟方向),肝脏反射区之内
清热化湿、利胆止痛
盲肠(及阑尾)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及升结肠的反射区连接
清热解毒、通腑泻热、活血止痛
回盲瓣
位于右脚脚掌跟骨前缘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前方(向脚趾方向)
导滞、通便、消食
升结肠
位于右脚脚掌小肠反射区外侧与脚外侧平行的带状区域。从跟骨前缘,骰骨外侧上行至第五跖骨底部
行气、通便止泻
腹腔神经丛
位于双脚掌中心,分布在肾反射区与胃反射区附近。(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挑刮五至六次)
调理三焦、通腑行气、活血止痛
生殖腺
双脚脚掌足跟中央处,和双脚外踝后下方跟骨腱前方的三角形区域,(与前列腺或子宫反射区位置相对称),睾丸、卵巢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输精管、输卵管的敏感带在三角形斜边
补肾气、益肾精、强腰壮阳、利尿通淋、固摄元气
胸椎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跖骨下方从跖趾关节直到楔骨关节止
通络止痛、理气宽胸、祛风除温
腰椎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楔骨至舟骨下方。上接胸椎反射区,下连骶骨反射区
壮腰固肾、舒筋通络、强身健体
骶骨
位于双脚足弓内侧缘距骨下方到跟骨止。前接腰椎反射区,后连尾骨反射区
通腑泻热、强腰膝、固元气、通络止痛
尾骨内侧
位于双脚脚掌内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内侧的一带状区域
止泻止血、固肠通便、清热化湿
前列腺或子宫
位于脚跟骨内侧,踝骨后下方的三角形区域。前列腺或子宫的敏感点在三角形直角顶点附近,子宫颈的敏感点在三角形斜边的上段,尿道及阴道反射区尽头处
利尿通淋、活血通络、通经止痛、强腰膝、固元气、益经血、滋阴壮阳
尿道及阴道
位于双脚脚跟内侧,自膀胱反射区斜向上延伸至距骨与舟骨之间缝
通淋利尿、清热利湿、滋阴液、固下焦
髋关节
包括双脚脚内侧内踝下缘及脚外侧外踝下缘,共四个位置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强腰膝
直肠及肛门
位于胫骨内侧后方,趾长屈肌腱间,从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一带状区域
清热利湿、通便止泻、止血固脱
腹股沟
位于内踝尖上方二横指胫骨内侧凹陷处
清热利湿、软坚散结、强身健体
坐骨神经
有两处
位置一:双腿内踝关节后上方起,沿胫骨后缘上行至胫骨内侧髁下。
位置二:双腿外踝前缘沿腓骨前侧上行至腓骨小头处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强腰壮膝、舒筋止痉
尾骨外侧
位于双脚脚掌外侧,沿跟骨结节后方外侧的一带状区域
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下腹部
位于双脚腓骨外侧后方,自脚踝骨后方向上延伸四横指的一带状区域
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清利湿热、温经散寒、通经止痛
膝
位于双脚外侧骰骨与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陷处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膝痛
肘
位于双脚外侧第五跖骨粗隆凸起的前后两侧
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肘痛
肩
位于双脚脚掌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处
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肩痛利关节
肩胛骨
位于双脚脚背沿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延伸到骰骨的一带状区域
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止肩背痛
上颌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间节横纹前方一条横带状区域
通鼻窍、活血化瘀、祛风寒、清热止痛
下颌
位于双脚脚背拇趾趾间节横纹后方一条横带状区域
活血化瘀、清热止痛、助消化
扁桃腺
位于双脚脚背拇指趾近节中间的肌腱左右两边
清热祛风、发汗散寒、止咳化痰
喉与气管及食管
位于双脚脚背第一跖趾关节外侧突起处
清热散寒、止咳化痰、宣肺平喘、助消化
胸部淋巴腺
位于双脚第一跖骨的外侧沿(一、二跖骨间缝处)
清热散结、强身健体抗外邪
内耳迷路
位于双脚足背第四、五跖趾关节间
平肝补肾、熄风止眩、聪耳明目
胸及乳房
位于双脚脚背第二、三、四跖骨所形成的区域
宽胸利气、舒肝解郁、软坚散结、通乳止痛
膈(横膈膜)
位于双脚脚背跖骨、楔骨、骰骨关节处、横跨脚背开成一带状区域。(最高点,为跖跗关节处)
降逆止呃、舒心理气、宽胸和胃、舒肝解郁
肋骨(内侧 11、12肋) 内侧肋骨
位于双脚脚背第一楔骨与舟骨间,外侧肋骨:在骰骨、舟骨和距骨间
宽胸理气、舒肝解郁、清火除烦、强筋健骨
上身淋巴腺
位于双脚外侧外踝前,由距骨、外踝构成的凹陷处(丘墟)
清咽利喉、软坚散结、祛风热、止风疹、防外感
下身淋巴腺
位于双脚内侧内踝前,由距骨、内踝构成的凹陷处(商丘)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软坚散吉、通小便、止阴庠
失眠点
足底跟骨前缘内侧(生殖腺远侧稍偏内)
镇静安神
止泻点
足跟与足底交界处后缘正中偏内
固肠止泻
第四节 足底按摩的基本手法
手法以力为基础,而力有三要素: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以及力的方向。做到有力、均匀、柔和、持久而达到渗透的作用。因此按摩力道并非越大越好,有些人误以为越痛越有效而硬忍着,反会导致足部损伤。受过专业训练的技师手法得当,就可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反之,则会带来许多弊端。
1、手法原则
(1)按反射区对应解剖位置进行定位和操作。
(2)手法要达到舒服、渗透、突出重点的效果。
(3)以敏感点为中心,手法操作范围可适当扩大。
2、按摩手法
(1)单食指扣拳法
(2)拇指腹按压法
(3)食指刮压法
(4)拇指尖施压法(拇指扣拳法)
(5)双指钳法(掐法)
(6)双拇指指腹推压法
(7)双指扣拳法
(8)双食指刮压法
(9)摇扳法
(10)点按揉法
(11)推摩法
(12)搓拔法
(13)叩足法(捶法)
(14)捏拿法
第五节 足底按摩操作程序
足底按摩一般以压痛反应比较强的部位为按摩重点,按照先左足后右足,先主要区域再次要区域的顺序进行。
足底按摩通常60分钟,整体顺序分3步:
1、准备阶段 10分钟
(1)温水或药水泡足后,以放松双足5分钟(可用温水、外用介质)。
(2)捏拿,按揉膝关节、小腿内外侧及后部肌肉2分钟。
(3)推擦小腿及足部三阴三阳六经2分钟。
(4)搓揉与内外翻足与踝关节1分钟。
(5)包足保暖。
2、按摩阶段 共40分钟
按摩顺序一般是由左足底――左足内侧――左足外侧――左足背――小腿(20分钟)
右足同上 (20分钟)
(1)左足底(8分钟)
1)先检查足底心脏反射区
操作: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轻到重,探测能承受的按摩能量。
2)按肾上腺泌尿系统2分钟
操作:右手握足外侧及足趾,左手拇屈指点按肾上腺3-5次,再推按到腹腔神经丛,到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会阴)反射区,反复5-7次。换左手拇指再推按5-7次。
3)点额头
操作:食指扣法,自外侧向内侧按摩前额5次,再推按三叉神经到小脑脑干5-7次。
4)按颈脑垂体
操作: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指与第二趾间缝再至足底屈指点按颈项、鼻、大脑和垂体反射区5-7次,双手交替进行,以能耐受为度。
5)推气管内分泌
操作:拇指点按揉与推揉食道气管,以拇指固定,食指弯曲呈镰刀状,以侧缘施力,沿甲状腺反射区近端向远端钩按5-7次。
6)点额头与眼耳半分钟
操作:食指扣法,从趾端向趾根方向按摩点按揉额窦(头部)、眼和耳反射区5-7次。
7)刮推肺与斜方肌半分钟
操作:以四指固定,以拇指外侧缘施力,自内侧向外侧刮斜方肌和肺支气管反射区5―7次。
8)揉心脾半分钟
操作:屈指或拇指腹点按揉心和脾反射区9次。
轻手法DD以拇指指腹自脚跟向脚趾方向推按。
中手法DD以食指第二指节背面向脚趾方向推按。
重手法DD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三至四次。
9)推消化系统2分钟
操作:指腹或屈四指指间关节进行按揉与推揉胃、胰、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反射区5-7次。
轻手法:以拇指指腹自脚跟向脚趾方向推按。
中手法:以食指第二指节背面向脚趾方向推按。
重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约。
10)点生殖与失眼点
操作:屈指点按揉生殖腺、失眠点和止泻点5-7次。
(2)左足内侧(4分钟)
1)按推脊椎骨
操作:足内翻位,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中指弯曲成钳状夹住被施术的拇趾,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5-7次,再屈指间关节点按揉和推刮颈椎、胸、腰、骶、内尾骨反射区5-7次。
2)按揉子宫或前列腺
操作:指腹揉和掌根推揉子宫或前列腺反射区5-7次。
3)分推肋骨
操作:以拇指腹分推或屈示指刮内肋骨、下身淋巴结、腹股沟和内髋关节5-7次。
4)点直肠肛门
操作:屈指或拇指腹指推揉与点按内侧直肠和肛门5-7次。
5)拿内侧坐骨神经
操作:一手固定足,屈膝位以后五指捏拿与推揉内侧坐骨神经5-7次。
(3)左足外侧(4分钟)
1)点推肩上臂
操作:以拇指或屈食指点按肩、上臂和肘反射区,再从肩部推到肘部,以掌根擦之5-7次。
2)推刮膝尾骨-外生殖腺
操作:以屈食指侧推刮或钩刮膝、外尾骨和外生殖腺反射区5-7次。
3)分推肩胛骨-外肋骨
操作:双手拇指腹直推与分推肩胛骨,再分推外肋骨5-7次。
4)上身淋巴结-外髋关节
操作:指腹点按揉上身淋巴结,屈食指刮外髋关节5-7次。
5)下腹部-外侧坐骨神经
操作:指腹推法,没下肢由下向上推压5-7次。
(4)左足背(4分钟)
1)掐点上颌-下颌-扁桃体-咽喉
操作:以拇指掐点与按摩施力,或以一手握脚,另一手食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指顶点施力反射区,再直推揉扁桃体与咽喉5-7次。
2)按揉胸部淋巴腺-气管食管-内耳
操作:以拇指固定,以食指侧缘施力,沿骨缝向脚趾尖方向按揉与推揉5-7次。
3)推胸部和乳房-膈肌
操作:拇指或屈食指分推5-7次。
4)刮推输卵管或输精管
操作:双手拇指推揉,食指刮推5-7次。
5)按揉上下身淋巴结-解溪
操作:指腹按揉5-7次,再点按弹拔2-3次。
(5)右足
基本同上,差异之处如下
1)先检查足底肝、胆
操作:以指腹或屈指由轻到重点以确定耐受力,再由轻到重各点按揉5-7次。
2)点按揉小肠到生殖腺
操作:点按摩小肠-盲肠和阑尾-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生殖腺各5-7次。再按其顺序指腹或屈指直推5-7次,力量由轻到重。
3、整理阶段 10分钟
(1)推小腿
操作:屈小腿,双手向上推按小腿内侧与外侧5-7次。
(2)按揉足三里
操作:以拇指再重点按摩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和涌泉穴2-3次。
(3)叩捶足部
操作:以单手或双手交替快速叩捶双足两侧,小腿两侧,足背与足跟2-3次。
(4)摇扳足关节
操作:双手握双足底中部,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摇摆两足,上下摇扳趾跖关节。
(5)搓摩收功
操作:以两手挟持小腿,对向用力,快速前后小幅度的搓动到足尖2-3次,再以手掌摩擦足底及两侧2-3次。
思考题
1、足底按摩的按摩手法有几种,如何操作?
2、足底按摩的常用反射区定位及作用列举10个。
3、足底按摩的操作顺序如何进行?
4、常见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