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分期辨证论治,外治以祛瘀化腐、补虚活血生肌法中药,注重煨脓祛腐法、煨脓长肉法运用以保持疮面湿润,并将拖线技术应用于糖尿病性足溃疡的治疗,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截肢率等影响,评价其疗效。结果 463例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治愈305例,显效82例,有效37例,无效39例(其中截肢26例,死亡8例),截趾48例。总有效率91.58%,痊愈率65.87%,痊愈显效率83.58%,截肢率5.62%,致残率10.37%,死亡率1.73%。结论 益气化瘀为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有显著疗效。
糖尿病性足溃疡是糖尿病主要、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高,危害大,负担重。西医治疗集中在控制血糖、控制感染、改善循环,局部清创术、植皮术、外用生长因子、手术等措施,有治疗时未全面考虑不同阶段局部创面达到愈合的实际需求和条件的微环境,对不同创面缺乏适宜、积极的干预措施等瓶颈.我们采用中医益气化瘀为主的内外合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性足溃疡,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门诊、住院糖尿病性足溃疡患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2002):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有糖尿病病史,或空腹血糖值升高,尿糖测定阳性者;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表现:肢体麻木、怕冷(或怕热)、间歇性跛行、瘀血、营养发生改变,肢体感觉减退或皮肤发红灼热,甚者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以N动脉以远动脉病变为最多见;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肾动脉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眼底动脉血管并发症等;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氏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缺血性疾病。
1.3 纳入标准
符合糖尿病性足溃疡诊断者;男女不限。
1.4 排除标准
妊娠、哺乳期妇女;己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合并有严重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肿瘤或艾滋病患者;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1)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迅速控制血糖在在6~8mmol/L之间为要,血糖控制良好者,逐步以口服降糖药取代胰岛素;(2)控制感染:一般轻度感染不用抗生素,明显感染可口服抗生素,严重感染必须静脉滴注强效和广谱抗生素,病原菌明确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高度敏感的抗生素;(3)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凯时10u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4)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镇静止痛;限制活动,抬高患肢等。
1.5.2 中医内治
(1) 湿热毒盛证:多见于急性感染期。局部破溃湿烂,肉色不鲜,脓液大量稀薄棕褐色,气味腥秽恶臭,或混有气泡,局部红肿灼热,疼痛剧烈,发展迅速,坏疽溃疡常蔓延至足部或小腿,或见多个穿通性窦道,伴发热,发热,口干,食欲减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血糖、血白细胞显著升高,舌质暗红或红绛,舌苔黄腻或光薄少苔,脉弦数或滑数。证属湿热毒盛证。治宜凉血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消肿。方用四妙勇安汤合四妙丸加减。常用生地、赤芍、丹皮、当归、玄参、银花、黄连、蒲公英、地丁草、黄柏、土茯苓、苍术、生米仁、牛膝、生黄芪、皂角刺等。
(2) 湿热瘀阻证:多见于好转缓解期。局部红肿消退,坏疽溃疡蔓延趋势已控制,脓液减少,臭秽之气渐消,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界渐趋清楚,疼痛缓解,发热已退,血糖已控制,血白细胞恢复正常,舌苔薄白或腻,脉细数或弦。证属湿热瘀阻证。治拟清热利湿,和营托毒。方用三妙丸、萆Z渗湿汤加减。常用苍术、黄柏、薏苡仁、土茯苓、当归、生地、赤芍、丹参、桃仁、葛根、忍冬藤、牛膝、虎杖、生黄芪、皂角刺、生甘草。
(3) 气虚血瘀证:多见于修复愈合期。局部破溃,腐肉已尽,脓液清稀,疮面经久不敛,肉芽暗红,色淡不鲜,上皮生长缓慢,疼痛较轻,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胃纳减退,心悸气短,畏寒自汗,舌质淡胖或暗红,舌苔薄腻,脉虚细。证属气虚血瘀证。治拟益气活血,托里生肌。方用补阳还五汤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常用生黄芪、党参、苍白术(各)、茯苓、当归、丹参、赤芍、桃仁、葛根、水蛭、忍冬藤、薏苡仁、牛膝、生甘草等。
1.5.3 中医外治
细化局部辨证,动态运用祛腐化瘀补虚活血生肌中药外治,注重煨脓法以保持疮面湿润。
(1) 祛腐阶段:①煨脓祛腐:疮面牢固覆盖较多黑色、干性坏死组织或焦痂,宜选用油膏厚敷,或外用清凉油乳剂外敷以煨脓祛腐,后再行蚕食疗法清除。②提脓祛腐:在脓腐多而难去之际,先短期选用八二丹掺布疮面,外用油膏提脓祛腐;在腐肉将脱尽,脓水已少时,或局部溃疡色泽较暗滞,可外掺九一丹。③贴敷疗法:若局部疮周红肿灼热明显者,外用金黄膏;若局部疮周红肿灼热不甚或疮口周围发湿疹者,外用青黛膏;若局部皮肤发凉、瘀暗,外用冲和膏。④浸渍疗法:若疮面渗出多者,或疮面脓色绿黑,脓水较多,稀薄如水,或有气泡,或腥秽恶臭,用黄连、马齿苋、土茯苓、土槿皮、明矾、红花等清热利湿解毒中药煎液湿敷患处或采用浸渍疗法。⑤切开疗法及药捻引流:若脓肿形成者,可切开排脓;对脓出不畅者,可予药捻蘸九一丹引流。⑥灌注疗法:对脓腔较深或筋膜下、肌间隙感染灶相通,或创口小而基底脓腐未尽,药捻引流无法到位者,清热利湿解毒中药煎液灌注。⑦箍围疗法:对局部红肿明显,或患趾胖肿,经久难消者,用如意金黄散与清凉油乳剂油等箍围;⑧拖线技术:对穿通性窦道或袋脓者,行“拖线技术”及垫棉缠缚疗法。⑨蚕食疗法:对疮面大而深,腐肉组织难以脱落者,在感染控制,血液循环改善,坏疽转成干性、坏死界线清楚的基础上,应分期分批逐步修剪清除腐肉,以不出血或稍有出血,无明显疼痛为度;对干性坏疽,必先外用红油膏使坏死组织软化,后行“蚕食疗法”清创。一般对一些有碍肉芽、上皮生长的组织逐步修除即可,并且远端的先除,近端的后除;疏松的先除,牢固的后除。坏死的软组织先除,腐骨后除,并尽量保护筋膜及肌腱组织。⑩祛瘀化腐:应用活血祛瘀药物如脉血康胶囊、蝎蜈胶囊等外用以祛瘀化腐。
(2) 生肌阶段:①生肌收口:在脓腐已尽,新肌未生之际,可外掺生肌散,外用白玉膏、红油膏;②煨脓长肉:若疮面较干性,外用复黄生肌愈创油或清凉油乳剂;③浸渍疗法:若溃疡色泽苍白、暗红而不鲜润红活,新生肉芽及上皮生长缓慢时,可用黄芪、乳香、没药等益气化瘀生肌中药煎剂湿敷或熏洗。④垫棉绷缚:对疮面腐肉已尽,新肉生长,周围组织有窦腔者,可用棉垫垫压空腔处,再予用绷带加压缠缚,使患处压紧,每日换药1次,促进腔壁粘连、闭合。7~10日管腔收口后,继续垫棉加压绷缚10~14日 。⑤活血生肌:应用活血祛瘀药物如脉血康胶囊、、蝎蜈胶囊等外用以活血生肌。
1.6 观察指标
1.6.1 创面愈合指标: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
1.6.2 结局指标:截肢率、截趾率(致残率)、死亡率。
1.7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疗效标准(2002)(1)-(3)。
1.7.1 痊愈:创面完全愈合。
1.7.2 显效:创面明显缩小(≥75%)。
1.7.3 好转:创面缩小(≥25%)。
1.7.4 无效:创面未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