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尿常规中蛋白尿从1+变成了2+,是不是说明病情加重了呢?
答:不一定。尿蛋规中的尿蛋白仅为半定量,受到尿比重的影响,比如一天之中每一次的尿中蛋白可能都不一样,可以在1+到3+的范围内波动,如果饮水量较少或出汗比较多时,尿液比较浓缩,尿蛋白就有可能从1+变成2+,同样的,如果饮水量较多时,尿液比较稀释,尿蛋白也有可能从2+变成1+,因此,有蛋白尿的患者应当定期验24小时尿蛋白系列,以明确疗效。
问:24小时尿蛋白系列包括哪些指标,都代表什么意义呢?
24小时尿总蛋白是病情演变和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尿蛋白的分析,可以对肾脏病变的部位、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判断等提供重要信息,以便在中药处方中进行调整,针对不同部位的损伤,有的放矢,尤其对于那些无法进行肾穿刺或者不愿意进行肾穿刺的患者而言,意义较大,详细如下:
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
尿β2微球蛋白异常升高,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血中β2微球蛋白浓度显著增高,滤过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也可使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升高,因此可以同时检测血β2微球蛋白;
尿α1微球蛋白是肾小管性蛋白尿的标志,用于评估近端肾小管损伤;
尿NAG活性异常是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可靠指标。一些重金属中毒、糖尿病肾病早期、各种肾小球肾炎、使用某些药物(氨基糖甙类)时,尿中NAG均可升高;
尿免疫球蛋白可以预测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缓解、肾功能和肾组织损伤程度,是判断疾病预后的指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