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风湿科经常会接诊这么一类人群:患者反复多年周身疼痛,按压肌肉有明显痛感、但局部关节体征却不明显,同时伴有乏力、失眠、痛苦、烦躁和焦虑等症状。这些患者往往辗转多家医院反复就诊,各项检查多无异常发现。长期以来她们被家人或医生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被误认为“无病呻吟”。实际上这往往是“纤维肌痛症”惹得祸,我们有必要引起对“纤维肌痛症”的重视。
纤维肌痛症(FMS)一直是十分复杂且具有争议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具有严重的躯体不适和广泛的疼痛,但缺少任何容易确定的生物学功能异常指标。其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遗传易感性、外伤、病毒感染、情感伤害、过敏、睡眠障碍、长时间身体姿势不良、工作过度和营养不良等。
目前临床上对于纤维肌痛症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是临床医师对本病缺乏足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本病缺乏适合临床操作的诊断标准。目前一般我们还是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当然目前已有了美国风湿病学会FMS 2010年新标准)。当患者具有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弥漫性肌肉疼痛和手指触诊发现18个(9对)特异压痛点(主要对称性性分布在躯干两侧)中有11个和(或)更多的压痛点有压痛时,加之患者没有其他可以解释疼痛的疾病可加以诊断。应注意的是此类患者疼痛特点:发病往往较为隐匿,症状非常个体化;疼痛活动和锻炼后可加重,休息不能缓解;疼痛呈弥漫性,但很难予以定位;疼痛性质不一,且伴有僵硬;病情波动与寒冷、工作家庭压力、月经周期等密切相关;疼痛的同时多伴有明显乏力、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相关病症。
目前治疗纤维肌痛症无特效药物。一经诊断,给患者以安慰和解释,解除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是最重要的。最佳治疗需多学科处理,根据患者疼痛强度、功能和相关特征如抑郁、疲乏和睡眠障碍,联合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常规的消炎止痛药对本病缺乏疗效。镇痛药(奇曼丁)、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百忧解、度洛西丁、等)、肌松药、镇静催眠药、认知行为治疗等被认为对本病有效。
中医药对本病治疗具有潜在优势,但同样需要长期治疗,并需要多种治疗手段共同干预,比如说中药、针灸、推拿、理疗、温热疗法、有氧锻炼、太极拳等。
总之,临床需要引起对纤维肌痛症的重视,而本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症状,治疗上应强调多学科协作,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患者多行有氧锻炼,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