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又称“摄生”,讲的是如何保持生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文字明确表明通过调摄精神,祛病健身的思想。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简单探析中医养生学。
1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内容
1.1 预防为主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不亦晚乎!”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上工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学把防患于未然当作医学要道,主张通过积极预防来增进健康。张介宾为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古人的预防之道,由于治于未形,所以用力少而成功多。”上海龙华医院针灸科戴明
1.2 顺应自然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体现了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即是一种整体观。故有“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之说。顺应阴阳四时的思想一览无余。
1.3 动而中节 中医学理论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主张人应积极参与运动,但要注意节制,掌握一定尺度,所谓“人欲常动,但不可大疲尔。”
1.4 注重精神调摄 良好的情感活动及平稳的精神状态可使气血运行正常,各脏腑功能协调,增强抗病能力。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皆会致病。突然的强大的情志活动或长期处于一种过激的情绪状态,都会引起阴阳失调,气机紊乱。中医主张精神情志宜和悦愉快,避免不良情绪。《素问.痹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2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
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于先秦时期,先秦诸子对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吕氏春秋.展数》:“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主张动形。《淮南子.原道训》:“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强调静养。《内经》应被视作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系统化、规模化的集中体现。其中系统论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天人合一”等养生基本原则,对中医养生学后世的发展起深远的影响。汉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实践日趋完备。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讲道:“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其中体现的是一种养慎思想。晋代,中医养生学的发展渐入兴盛阶段。葛洪在《抱扑子》中论及以“宝精、行气”为养生至要。唐代,中医养生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孙思邈在他的书中讲道:“安不忘危,预防诸病。”宋金元时期,各学术流派百家争鸣。全真祖师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对“顺时养生”做了论述。金元四大家从不同立足点出发,阐明了各自的养生观点。明清时期,养生专著之多,前所未有。高濂撰的《遵生八笺》更被誉为“养生大全”。及至近代,中医养生学更是部分融入西方医学的成果。
3 、中医养生学与诸文化相互交汇
中医养生学形成尹始,即部分融入了传统文化,发展到两晋隋唐,更是与佛、道文化部分合流。中医养生观主张的顺应自然、动而中节、以平为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中庸之道。《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戒之在色;及其壮也,......戒之在斗;及其老也,.......戒之在得。”佛家讲究起居有常,动中寓静,静中寓动,尤其是注重明心见性更是与中医养生不谋而合。禅宗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段话正是体现了精神调摄的最高境界。《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展现的是一种空无的精神世界。《庄子.在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同样表达了道法自然的养生观,这与中医养生的顺应自然、注重精神调摄如出一辙。
4 、中医养生学的贡献
4.1 直接衍生出气功学 古代并未有“气功”一词,文献中导引、吐纳、练丹、坐禅、修道等,均可归入“气功”范畴。修炼气功的目的是为达到健康,恰是养生学的宗旨。气功操作中调身、调息为的是尽可能的顺应自然,调心则与精神调摄殊途同归。气功讲究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中医“精、气、神”学说的方法体现,养生之本。无论华佗的“五禽戏”,抱扑子中论及的“胎息功”,还是最朴素的静养功,都是中医养生学的实证实修。
4.2 为药物调补奠定了理论基础 药物调补指的是利用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气血。具体原则:重在调补脾肾,贵在平调中和。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老年肾虚及气血亏虚常见,是调补的主要对象。养生学的顺应自然观点就是要损有余而益不足,调补脾肾完全契合。平调中和要求不偏补、滥补,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其旨不离养生法则。
4.3 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预防保健,劳逸结合现今已成为共识。WHO将健康定义为身体与心理的健康,说明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密不可分。现代人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情志伤颇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中医养生观主张的顺应自然,注重调摄,其积极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实践所证明。许多科学实验表明:人体在极度放松,大脑入静的状态下,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功能会得以改善,进一步为精神调摄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