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是现代人群常见病,其症状包括嗳气、反酸、餐后饱胀、上腹不适等。现代上班一族生活节奏快、工作负担重,饮食不当、精神压力大,使得消化不良的发病更为普遍。这其中不少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所谓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约占消化专科门诊量的28.5%,根据最新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依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
得了消化不良,其反复出现的胃部不适、饱胀、嗳气等症状困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有研究显示,80%FD患者同时有精神方面的状况,常见的精神异常为焦虑、抑郁症状,焦虑或抑郁,又进一步影响其生活工作,并加重胃肠道症状。不及时治疗,消化不良与睡眠障碍交替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渐与社会脱离。笔者接诊过不少患者,有不愿上班上学,不愿接触社会的现象。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胃肠激素、内脏敏感性增加、患者的神经精神因素等有关。现代医学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以使用制酸剂及促胃动力药为主,对于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给与抗抑郁药等,多为短期对症处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长期服用也存在一定副作用。
祖国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说,该病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范畴。中医认为,其病位在脾胃,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逸过度、精神刺激等均可致脾胃内伤,气机不畅而生满闷之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于FD的辨证分型目前没有一个被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不过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证型以脾虚气滞和肝气犯胃在临床最为多见,这与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多数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吻合。
中医中药及针灸在消化不良的治疗方面大有可为。尤其针灸操作简单,无任何毒副作用,适合推广应用。我们前期的临床工作显示针灸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嗳气、餐后饱胀、上腹痛等症状。我们采用腹三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合理配穴,进一步手法操作,每次治疗半小时左右,适当辅以心理疏导,1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1个多月,治疗前后选用国际公认的疗效评价指标评定,结果显示患者的症状积分及相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相对应的中医证侯积分亦显著改善。治疗结束后的随访亦取得满意结果。
消化不良的患者不应消极对待疾病,应及早认识疾病,重视其危害,除了注重生活调摄外,须及时就医,切实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