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一环境。家庭组成、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水平以及父母养育方式,都影响着个体情绪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家庭不完整、经济状况差、父母教育水平低和不良养育方式,都可引起个体焦虑水平的升高。父母的养育方式与子女社交焦虑具有显著相关,消极的养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焦虑的心理。
社交恐惧症患者在人格特征的倾向性上较一致,与正常人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不切实际、缺乏合作、情绪急躁、冲动、容易发脾气和难以控制情绪,以及情绪表达上更压抑和掩饰。
精神动力学理论主要以人在婴幼儿时期形成的人格特征为基础。生理需求和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们逐步形成且得到人格的完善;但当个人的安全性被破坏或扭曲时,则会产生焦虑。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往往觉得有潜在的危险而加强“防御系统”,对诸如朋友、伙伴性可靠的关系即“安全系统”则废用。特别是在童年,当“安全系统”不存在或被破坏时,则容易发生社交恐惧。
行为和认知理论对社交恐惧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尤其是在某些社交场合下所出现的阶段性反应。这些理论强调生理紧张、预期焦虑和回避行为,其主要的行为学假设为恐惧反应是学习的结果,结果是被环境或生理反应强化。认知理论认为社交恐惧症患者存在特殊的认知图式或偏见,即将事件看成是危险的和超出了个人的应对能力,错误的认知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可诱发病人产生情感、生理和行为表现上的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从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调节作用这一视角出发,认知学派Clark等人认为造成社交恐惧持续的原因是患者存在偏差的信息加工过程,指出了社交恐惧症患者认知过程病态性的特征,由于这些偏差的认知倾向严重影响了患者社交行为的正常表现。有证据显示社交恐惧的个体无法像那些不被焦虑控制的个体一样轻松地适应负性社交信息;对社交威胁性信息有一种注意性和暗示性的记忆偏倚;能灵活地解释他人表现出的焦虑症状但对于自己的却较为武断;对模糊的社交事件给予负性解释,对于稍稍负性的社交事件给予灾难性的解释;难以把注意力从威胁性的题材上转移开来;在事件发生后持续反思负性的自我评价;错误地理解非威胁性的意义;对于控制焦虑相关症状的感知减少;并负性地期待社交成功会导致未来更多的社交需求。社交恐惧症的儿童与没有焦虑的同辈相比,他们有社交能力方面的缺陷,更多负性自我对话,与同辈相比社交表现能力更弱。国外研究显示,社交恐惧症患者具有对负性与自我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注意,社交恐惧症患者比正常人有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