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近视
对于婴幼儿,一般3、00D以下的近视是不需要矫正的。婴儿中3、00 D 以下的近视有时会在2岁内消除。早产儿的近视也可能在儿童期下降,50%可在7岁时达到正视。而且婴儿的活动范围为离他教近距离内的,所以矫正也不是很有必要。
对于学龄前儿童远距离视功能要求多的话1、00- 2、00D的近视可以考虑用负镜片矫正。如果学龄前儿童的近视没有光学矫正,则每半年需要随访一次。
对于3、00D以上的近视一般都需要矫正,或者儿童表现出因为在中远距离不能看清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歪头斜看、眯眼,眨眼等。随着年级的增加,儿童的中远距视功能的要求不断增加。一般在低年级视功能筛查中使用近视大于1、00 D或裸眼视力小于0、5作为到诊所进一步检查的依据。对于视光医生也可以以上述标准中的一个或两个来作为近视是否需要矫正的依据。
青少年和成人单纯性近视
对于青少年和成人,视光医生一般倾向于矫正明显存在的近视,一般为1、00D以上。但是如果需要精准和高分辨的远视觉功能,低度的近视也需要矫正。
患者的职业、教育水平和休闲运动习惯不同,对于远视觉功能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来说,由于近视的存在而使患者的远视觉功能达不到其需求,就需要矫正。比如-0、75D的近视,白天的裸眼视力在0、8左右,患者白天在办公室工作,不需要矫正。但晚上开车时,未矫正状态就严重影响行驶,就需要在晚上驾驶时使用光学矫正工具。
主观验光重复性的吻合性的95%限约0、5D,所以一般与目前戴镜处方有0、5D的变化时需要更换处方。
在近视矫正时必须同时考虑患者的聚散和调节的情况。以内戴镜后会影响患者的聚散和调节。对于高外隐斜,中AC/A,正常调节功能的患者推荐全天佩戴足矫的近视镜片;而对于非老视患者存在调节功能不足和集合过度的患者,则会在远矫正的基础上推荐远的近点正镜加光,可以用双光镜片或渐变多焦点镜片的方式来实现。
近视性散光
如果近视合并存在近视性散光,一般0、5D以上的散光需要矫正。但如果患者以前成功矫正了0、25D散光,那么新的处方中也要加入。同样的,也要考虑患者的职业、教育水平和休闲运动习惯等。
假性近视
治疗的目标是放松患者的调节。不建议全天使用根据主觉验光得到的镜片处方,因为这不利于放松患者的调节。可以使用一些放松调节的方法:视觉治疗;点用睫状肌麻痹药物;近点正附加镜片;卫生宣教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