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以改善手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手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47例,根据CT和MR的表现,将其分为大、中、小三型,采用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比较全切除率、手术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47例肿瘤中,获全切除44例(93.6%),次全切除3例。肿瘤的全切除率与肿瘤大小和手术入路无关(P>0.05)。手术后恢复良好者43例,优良率91.5%;中度致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死亡率2.1%。手术结果与肿瘤大小和手术入路无关(P>0.05)。 结论: 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小、中型肿瘤宜采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肿瘤宜采用单侧额下或翼点侧裂入路,大型肿瘤或侵犯肿瘤视神经管者宜采用眶颧入路切除肿瘤。不管采用何种入路,切除肿瘤的技术是相同的,也是全切除肿瘤的关键。
鞍结节脑膜瘤发生率不太高,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这些肿瘤起自鞍结节区,交叉沟,并在视交叉下部位生长,手术有一定难度。作者自1985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男性18例,女性29例,年龄37岁-68岁,平均43.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1年零1个月。
2、临床表现: 视觉障碍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共 39例,其次为头痛7例、偶然发现1例。临床表现中每一个病人都有视力减退,其中单侧视力减退26例,双侧视力下降21例,有2例失明、5例仅存光感。视野缺损32例,其中22例为单侧颞侧盲,6例为象限盲,仅4例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7例不能检查视野,8例视野正常。头痛不常见,仅见于10例病人。27例行激素测定,6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轻度高泌乳素血症,其余病人有正常的内分泌功能。眼底检查37例发现一侧或双侧不同程度的视神经乳突萎缩。
3、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人行头颅CT检查,1991年以后的38例行MR检查。所有肿瘤基底位于鞍结节和鞍隔的硬膜,伴有向前扩伸到蝶骨平台,或向外侧扩伸到K动脉池。MRI增强扫描全部可见肿瘤明显的均匀增强,矢状位上示蝶鞍不扩大,19例有基底硬膜尾征。根据CT和MR测定肿瘤的最大径进行分类。<2cm为小型,共3例。2-4cm为中型,共28例,>4cm为大型,共16例。大、中型肿瘤中,23例病人行选择性双侧颈动脉造影,均显示大脑前动脉A1、A2段上抬后移,其中部分病人变细、僵直,提示已被肿瘤包裹。
4、手术入路: 本组病人均在全麻下经4种不同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表1)。采用单侧额下入路13例,其中10例为中型肿瘤,3例为大型肿瘤。采用眶上匙孔入路13例,其中3例为小型,10例为中型。经翼点侧裂入路18例,其中10例为大型肿瘤,8例为中型肿瘤。采用眶颧侧裂入路3例,均为大型肿瘤。
5、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0,采用X2分析方法,对肿瘤大小和手术入路与肿瘤全切除和手术效果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 果
1、肿瘤切除程度: 47例肿瘤中,获全切除44例(93.6%),次全切除3例(图1、2)。鞍结节的硬膜附着均未切除,用双极电凝处理。表1显示手术入路、肿瘤大小和肿瘤切除程度的关系。大型肿瘤16例中全切除14例(87.5%),中型肿瘤28例中全切除27例(96.4%),小型肿瘤3例均获全切除,统计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肿瘤切除程度无关(P=0.174)。单侧额下入路13例中全切除11例(84.6%);翼点入路18例中全切除17例(94.4%);眶上匙孔和眶颧入路16例均获全切除,统计结果显示手术入路与切除程度无关(P=0.342)。
2、手术结果: 手术后恢复良好者43例,优良率91.5%;中度致残2例;重残1例;死亡1例,死亡率2.1%。表2显示手术入路、肿瘤大小和手术结果的关系。手术后恢复良好者在大型肿瘤中有14例(87.5%),中型肿瘤中26例(92.9%),小型肿瘤中3例(100%),统计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手术结果无关(P=0.236)。经单侧额下入路、翼点入路、眶上匙孔和眶颧入路术后恢复良好者分别为11例(84.6%)、13例(100%)、16例(88.9%)和3例(100%),统计结果显示手术入路和手术结果无关(P=1.000)。术前视力减退的47例中,34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9例视力无变化,4例术后视力恶化,其中1例光感者术后失明。1例巨大的复发性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切除,因下丘脑损伤,术后3天死亡。46例存活者中35例随访1-14.5年(平均7.3年),恢复正常工作31例,独立生活仅能做家务3例,不能独立生活1例。发现肿瘤复发3例,其中1例再次手术切除。
3、手术并发症: 1例高龄患者经单侧额下入路手术,术后未清醒,CT发现额叶底面有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于术后6小时再次手术减压,但未能完全康复,病人长期卧床。术后新产生精神症状1例,发生暂时性尿崩2例,均在3月内完全恢复。术后CT复查发现尾状核头部小梗塞2例,均无明显症状。
讨 论
鞍结节是轻微骨性隆起,分开垂体窝前顶和交叉前沟。鞍结节的脑膜瘤生长受到邻近解剖结构的制约[1]:外侧的K内动脉;前方的视神经;后方的垂体柄、漏斗、Liliequist膜;上方的视交叉、终板、前交通动脉。这样的解剖环境,使肿瘤可以向蝶骨平台和一侧或双侧视神经上扩张,术前MRI和术中观察也证明这一点。由于视神经固定在视神经孔,随肿瘤持续生长,在该部位成角,进一步受压。视神经也可被肿瘤不对称包绕。K内动脉向外侧移位,但程度不超过视神经。肿瘤本身可以在视神经和K内动脉之间挤入,并可包绕动脉,但血管仍然被移位的蛛网膜层覆盖。大脑前动脉位于视交叉背侧,常被肿瘤拉直,可以深陷大于3.5cm的肿瘤中。向后肿瘤可以延伸超过蝶鞍,进入脚间池,移位垂体柄,但肿瘤不粘连到上斜坡或后床突的硬膜上。
鞍结节脑膜瘤发现时平均年龄为30-39岁,女性多见,本组平均年龄稍高。因可早期引起视力障碍而较早发现,大多数病人肿瘤小于4cm[2]。由于从鞍结节区伸展到后床突的上缘,平均长度为8mm(5-13mm),宽度为11mm(6-15mm)。这就解释只要大于1.5cm的肿瘤就可引起临床症状[3]。如起源于视神经孔内侧,则更小的肿瘤也可引起视力下降。鞍结节脑膜瘤的视力障碍与垂体瘤不同,双颞侧偏盲少见。
鞍结节脑膜瘤可经几种入路切除,如双额、单额、眶上匙孔、翼点、眶颧入路等。双侧额下入路存在诸多缺点,在显微外科条件下多不主张采用该入路,我们也已废弃不用。鞍结节脑膜瘤采用翼点入路较佳,与Grisoli的意见相符[4,5]。翼点入路通过切除蝶骨嵴和广泛分离外侧裂,允许伴最小的脑牵拉,便可经其所成空间与额叶下直达鞍上区的肿瘤基底部,从而避开了颈内动脉与视神经的阻碍。
我们应用该入路,深感其具有以下优点:①释放外侧裂的脑脊液可以充分降低颅内压,不必切除额极和过分牵拉脑组织即可显露肿瘤;②早期显露肿瘤后极和视神经、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使肿瘤与视神经和脑血管早期分离;③避免在抬起额叶时额静脉受压和额叶肿胀;④至少一侧嗅束可以保留,避免术后完全嗅觉丧失;⑤保留额窦完整。唯一缺点是同侧视神经和视交叉下肿瘤不能直视下很好看清楚,切除会有点困难。
单侧额下入路也常采用,具有以下特点:①通过侧裂池、颈动脉池,释放脑脊液,同样可以充分降低颅内压。②视角较好,便于从鞍结节正中处理肿瘤基底。③相对便于处理同侧视神经内侧残留的肿瘤。其缺点是不便于分离肿瘤和前交通动脉的粘连。对于较小的鞍结节脑膜瘤,一般小于3cm,采用眶上匙孔也可取得良好效果。该入路具有以下特点:①入路的角度和显露范围与额下入路相似。②具有微侵袭的优点,手术反应小,恢复快。但也有不足:①开始时释放脑脊液比较困难,常需腰穿置管。②打开视神经管困难。③在处理同侧视神经内侧肿瘤和分离前交通动脉不便,尤其肿瘤较硬时。对于巨大的鞍结节脑膜瘤,有必要采用眶颧入路,可以提高全切除率[4,6]。其它入路还包括半球间入路,经鼻入路,眉间匙孔入路等[7],也应该可以应用,但我们缺乏这方面经验。我们统计的结果证明手术入路和肿瘤全切除率与手术结果无关,说明只要选择病例恰当,不管采用上述何种入路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后,切除肿瘤的技术是相同的,因此,手术技巧才是全切除肿瘤的关键[2]。一般从非优势侧进入,也可从肿瘤侵犯大的一侧,即视功能影响严重一侧进入。在显微镜下从远侧向近侧方向打开外侧裂和K动脉池,释放脑脊液。只要K动脉蛛网膜一打开,立即可看到同侧视神经。如果视神经被肿瘤覆盖,蝶骨平台的中线嵴可作为空间方向的解剖标志。首先在鞍结节或蝶骨平台中线用低强度双极电凝消化肿瘤,识别对侧视神经,从该神经下和对侧K内动脉的内侧面切除肿瘤。然后在交叉池下从对侧向同侧方向切除肿瘤,这有助于识别被肿瘤覆盖的视神经和K内动脉。再从同侧视神经和K内动脉下面切除肿瘤,最后从垂体柄和交叉池分离切除肿瘤。全过程若操作得当,对脑组织损伤轻,且费时少。分块切除可保护大多数K内动脉和交叉池的蛛网膜,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分离应该在肿瘤包膜和蛛网膜之间,留一层蛛网膜覆盖在视神经、视交叉和垂体柄上。通过良好识别的蛛网膜平面,垂体柄可与肿瘤分离,决不会被肿瘤包绕[2]。尽管术前垂体柄受压和术中电凝垂体上动脉,术后发生垂体功能不足者罕见。这可能由于垂体上动脉不是垂体腺和垂体柄的主要血供。
保护视功能的关键是减少对视神经的直接操作和损伤,也要避免对其血供的损伤。最初的肿瘤内切除必须从中心开始,该处无视结构存在。视神经和视交叉的下表面接受来自垂体上动脉分支的血供。在切除脑膜瘤时,在蛛网膜层看到的小血管不要电凝,通过保护这些血管,有较好的机会改善视功能[2]。应用该技术,在90%的病人中视力保持稳定或改善,术前视力相对好,术后视力也恢复良好。若肿瘤从视神经下侵犯视神经管,可采用2mm钻头打开视神经管,用钝的器械切除肿瘤[8]。
手术切除的困难是肿瘤与视神经、视交叉、大脑前动脉、K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它们常常被包绕或移位。本组有16例A1和前交通动脉被肿瘤包绕,14例切除肿瘤而不损伤这些血管,2例损伤穿支引起尾状核头部梗塞。在MRI上看到肿瘤呈分叶状,包绕K内动脉,分离相对简单。K内动脉在后外,大脑前动脉在后上提示完全切除肿瘤相对容易。相反,脑膜瘤侵入大脑前动脉后面的第三脑室底,肿瘤完全切除是困难的。术后恶化的病人都与术中损伤大脑前动脉重要分支有关,因此在手术早期识别大脑前动脉是必要的。鞍结节脑膜瘤的血供主要来源于筛动脉,大脑前动脉的分支罕见也有血供。接近肿瘤侧的血管壁可以变薄,甚至动脉瘤样扩张。很多作者已考虑到肿瘤的大小是提示手术困难的决定因素[3],因为大的肿瘤引起邻近神经血管更严重的牵拉。但本组患者手术结果分析并不支持这观点,也许因为大的鞍结节脑膜瘤相对较少有关。MRI信号强度分析可肯定肿瘤坚硬程度,存在钙化、有骨质增生、周围血管是移位而不是包绕等,也提示肿瘤硬的本质。肿瘤侵犯视神经管和鼻付窦,提示肿瘤侵袭性。
手术切除肿瘤的程度,决定肿瘤是否复发和再生长。Ciric[1]认为鞍结节脑膜瘤的大小对手术结果有影响,肿瘤大于3cm的病人中,死亡率为42%,而小于3cm者,死亡率为0。我们的资料不支持,肿瘤大小与全切除率,以及手术死亡率均无关。手术入路与切除程度也无关,单侧额下、翼点、眶上匙孔和眶颧入路全切除率分别为84.6%、94.1%和100%,但没有统计意义。手术是否成功决定术后神经学症状,视力和长期的结果。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死亡率文献有限,几个资料分析为0-67%,这些肿瘤的复发率0-25%[1,9]。本组手术全切除率为92.7%,术后视力改善有68.3%,无变化有22.0%,恶化有9.8%的病人,优于Jallo[2]报告的手术全切除率为87.0%,术后视力改善有55%,无变化有26%,恶化有19%的病人。
总之,大多数鞍结节脑膜瘤可以完全及安全地切除。一个重要的解剖概念是随着肿瘤的生长将蛛网膜推移,在肿瘤切除中,蛛网膜屏障的存在保护神经血管结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小、中型肿瘤宜采用眶上匙孔入路,中、大型肿瘤宜采用翼点侧裂入路,大型肿瘤宜采用眶颧入路切除肿瘤。全切除与肿瘤大小、手术入路无关,但肿瘤的特性以及手术技巧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