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英文首字母缩写(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
1968年美国学者Mccune首先报道了ERCP术;在我国始于1973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临床诊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
EST是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其含意是经内镜通过导管电刀将十二指肠大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EST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1973年和1974年由日本人Kawai及德国人Classen分别报告,80年代初在我国开展起来。下面以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为例简要说明ERCP和EST的操作过程:
进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所用的是一种称为十二指肠镜的电子内镜,可以很容易地从口经过食管、胃进入十二指肠降段,那里的壁上有一个称为十二指肠乳头的隆起部分,这就是胆总管的出口处。从内镜的工作通道引入一根特别的塑料导管,通过十二指乳头插到胆总管内,然后通过导管把造影剂注入胆总管内,在X线透视下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胆管内结石的位置、数目、大小。
十二指肠乳头内有一组称为Oddi括约肌的平滑肌,是用来控制胆管内胆汁的分泌,但括约肌使胆总管的开口很小,取石前必须先将它切开。原先插在胆总管内的那根特别的塑料导管内有一根细如头发的金属丝,通过手柄可以拉紧金属丝而使前端露出塑料导管外的金属丝呈弓弦状,通上高频电流后,拉紧的金属丝便成为一把电切刀。将这把电切刀放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适当位置上,慢慢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总管末端就露出一个较大的开口。
由于高频电流能凝固所接触的组织,故切开时一般不会引起出血。这时把导管取出,换上取石网篮或气囊,插进胆总管内,就可以顺利地把胆总管内的结石取出。如果结石太大,可以先用碎石器在胆总管内把结石进行机械绞碎,然后再行取石。一般从胆总管取出的胆结石并没有被直接取出体外,而是被放置于十二指肠内,让其经肠道从肛门自然排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