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其发生率约占学龄期儿童的3%-5%。患儿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任性、学习成绩下降而难以为老师和同学们容忍和接纳。其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的异常也给家庭带来莫大的痛苦和无奈。如不能得到正确的矫治,至成年后约有10%的多动症儿童其文化水平要低于正常同龄者。约有11.1%儿时患多动症的成年人可有易激动、自大、自卑等情绪障碍。他们人际交往困难、职业层次偏低、少年犯罪率也较正常儿童组高。因而早期诊断治疗儿童多动症应受到社会的重视。
多动症是由多种生物、心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后首先要重视心理行为的矫治。心理行为矫治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因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形成常常是自幼未予干预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而精神振奋剂对提高患儿注意力、改善多动冲动行为在大部分患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老师常建议学生去多动症门诊就诊,而家长对药物治疗的顾虑较多,担心孩子服药后会变傻、会形成对药物依赖、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等等。因此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何种情况下应对孩子进行药物治疗?
多动症儿童的智力和精神发育大多正常,只是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多动冲动,致使读书、听课、作业等学习活动效率底下。学习成绩的“波动性”和“逐年下降趋势”是多动症儿童学习状况的突出表现。学习成绩的“波动性”是指在老师家长严格的督促帮助下、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但稍一放松成绩又会明显下降。但好坏相差悬殊,成绩大起大落很不稳定。而在正常儿童这种波动幅度不会很大。“学习成绩逐年下降”是由于在低年级时因课程内容较浅易于掌握,尽管患儿存在多动症,但只要稍加督促辅导,成绩仍可处于中等水平;当升入高年级后,学习内容难度加大,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多动症儿童来讲,即使加强督促辅导也难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因而凡是多动症儿童学习状况出现较大的波动和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时,即有予以精神振奋剂治疗的指征时,应以药物来帮助提高学习的主动注意能力;同时可改善患儿行为冲动、情感异常等症状。当然首先应经医生诊断,确定用药的剂量和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