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哌甲酯作为ADHD治疗的一线用药,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如何正确认识和合理用药仍是医务人员、老师家长关注的问题。
哌甲酯(利他林)methylphenidate (Ritalin)化学名2-苯基-2-哌啶乙酸甲酯盐酸盐。分子式为C14H19NO2HCl。为拟交感中枢神经兴奋剂。由轻微的增加心率和升压作用。用于ADHD、发作性睡病、遗传性过敏性皮炎的治疗。也可以对抗巴比妥类、抗组织胺类和抗精神类药物引起的过度镇静作用 。本文仅就哌甲酯在ADHD儿童的应用作一概述。
1、作用机理
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1千以上的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间传递介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等相互联系、形成网络、传递信息。同时突触间运转蛋白将部分介质再摄取回收利用。目前认为ADHD的发生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活性增高和突触间DA、NE等介质的量不足有关。与遗传相关的病例则是由于DA受体和DATP基因的变异,使其对DA的敏感性下降和加速了DA的消除速率,造成突触间神经介质的不足。而哌甲酯则是通过抑制突触间运转蛋白的活性,减少DA和NE的再摄取和延长DA与其受体结合的时间来提高突触间介质的浓度。从而起到治疗作用。故哌甲酯能显著提高ADHD儿童的自控能力、改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症状,提高患儿学习等认知行为。
2、药代动力学
哌甲酯口服20分钟后即在胃中吸收。1-1.5小时血药浓度可达高峰。5-6小时后降至一半。故服药后20分钟即可起效,维持疗效4小时左右。药物在24小时内70%由肝脏代谢降解和从尿中排出体外。一周后尿中仅存微迹,并无积蓄。哌甲酯的半衰期较短。已有长效制剂盐酸派甲酯缓释片(CONCERTA 专注达)用于临床,可维持疗效12小时,避免了一日多次服药的缺点。
3、应用适应症
凡符合DSM-Ⅳ(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ADHD诊断标准的患儿,无论是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患儿,在心理行为治疗的同时均可给予哌甲酯的治疗。该药能显著改善ADHD症状。
ADHD患儿由于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必然导致学习困难(并非智力低下所致)。而学习成绩的波动性和逐年(逐学期)下降趋势是学习受影响的重要依据。学习成绩的波动性是指在老师家长严格的督促帮助下,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但稍一放松成绩又会明显下降。好坏相差悬殊,成绩很不稳定。而在正常儿童这种差异不会很大。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是指在低年级时,因课程内容较浅易于掌握,尽管存在ADHD症状,但学习成绩尚受影响不大。当升入高年级后,课程难度加大,由于学习基础已较差,加之注意缺陷多动,即使加强督促辅导也难以收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成绩日趋下降。因此为了阻断上述过程,一旦患儿出现学习成绩波动和有逐年(逐学期)下降趋势,即应该及早予以哌甲酯等中枢神经兴奋剂治疗。
该药对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ADHD核心症状是有效的。在一些患儿甚至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在行为改善、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加强,家庭和亲子关系也随之改善。
4、剂量用法
口服哌甲酯(利他林)每片10毫克。较理想的口服剂量是0.45mg/kg。但是中枢神经兴奋剂的用药剂量通常都不是由体重决定的。必须依据个体差异进行缓慢的上调滴定。我们临床应用的体会也是该药可以不必按年龄体重折算的“硬性剂量”用药,而宜在允许的剂量范围内,遵循“因人而异、随需调整”的原则,与老师家长一起,逐步摸索到一个可以很好控制症状而副反应较小的最佳剂量。哌甲酯的“效应阈值”与“副反应阈值”之间距离较大,给个体化的剂量选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ADHD患者大多为7--12岁儿童,可以从小剂量每天5毫克(半片)开始,每周递增5毫克,直至疗效满意为止。一旦调整到有效剂量时,即每日早上上学前按此剂量服用。再依据当天下午症状是否复现,决定中午是否服药。中午一般只增服早晨量的1/2。下午4时后和晚上不服药,以免影响睡眠。每日2次服药可以改善患儿在学校的表现。但不能控制患儿放学回家后的症状。故放学回家和晚上的学习需依靠家长的督促帮助来完成。年长儿必要时可改用哌甲酯长效制剂。
哌甲酯一日常用量为10--20毫克,一次剂量不应〉40毫克。一天最大量不应〉60毫克。为减少耐药,双休日、节假日和不学习时停服。哌甲酯对ADHD是症状性治疗,而不是根治,同时由于ADHD症状可以进入青少年、成年期,因此需坚持长期用药。过早停止治疗核心症状会重现。故无固定疗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一般需服药一至数年。随年龄增长,儿童自控能力增强,症状好转,可以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5、副反应
中枢神经兴奋剂通常耐受性良好,禁忌症较少。食欲减退是哌甲酯常见的副反应。其发生与应用剂量有关。故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上调到一个能很好控制症状而副作用最轻的剂量。大多数患儿食欲减退症状会在服用过程中逐渐适应减轻。少数患儿服用哌甲酯后可有头晕、失眠。通过减少下午剂量和晚上不服药多可减轻和克服睡眠障碍。皮疹、腹痛很少见,停药后都能消退。有明显焦虑、紧张、激惹和抽动症状的患儿应慎用。癫痫、高血压、青光眼患者禁用。
没有证据表明长期服用哌甲酯会导致药物的成瘾。先前报道的哌甲酯对身高、体重的影响,可能只代表与ADHD相关的发育变慢,而不是药物作用的结果,其对患儿成年后最终的身高体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如此,加强对长期服药患儿身高体重的监测仍是必要的。同时可以通过双休日、节假日的停药来减少药物的影响。
但是对于伴有对立违抗等情感行为障碍的ADHD儿童,近年不主张间歇用药,而应坚持连续服药,以免症状反复。
6、疗效评估
我们可以依据患儿学习成绩的波动和/或逐渐明显下降来作为投用哌甲酯的依据,却不应简单地单凭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来评估治疗效果。因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其学习能力、智力水平、原有基础等多种因素有关。医生应该与老师家长一起,仔细观察患儿服药后自制能力是否增强、注意力是否提高、无关活动有无减少。并可按conners教师评分量表(CTRS)或DSM-Ⅳ诊断量表予以再评分来判断疗效。
由于哌甲酯作用维持时间只有4--6小时,故患儿放学回家后,ADHD症状会复现,晚上做作业学习时注意力会不集中、多动症状仍存在。家长不能以此作为需增加药量的依据,应听取老师、班干部和周围同学对患儿在上午学习活动表现状况的反映,依此作为疗效评估的依据较客观准确。也可应用长效哌甲酯制剂,便于家长与老师一起观察患儿用药后表现,评估疗效。服药一段时间后如确实疗效不佳或无效,应找专科医生复诊,寻找原因。
综上所述,哌甲酯治疗ADHD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服药后患儿症状的改善也为心理行为矫治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时机。因此在正确掌握用药方法的同时,强调要加强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对家长的培训,给老师指南和个体化的行为治疗方案等。大多数治疗指南都建议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需联合应用。也是目前ADHD的基本治疗方法。但是哌甲酯的合理用药与其疗效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