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意缺陷和多动是ADHD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其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是:多动无明确的目的性;多动难以自我控制。表现为多动症状不受环境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行为冲动任性和症状的反复性;各年龄阶段多动行为表现各异。熟悉和掌握ADHD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了解和掌握多动症状的出现时间、发展趋势和预后,则有助于对患儿进行及时的行为干预和诊治。
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i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主要临床表现。ADHD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行为特征来界定,按照标准化的量表评分诊断。因而熟悉和掌握ADHD症状的行为特征非常重要。ADHD儿童注意缺陷症状的行为特征已另文阐述。本文仅就ADHD儿童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作一概述。ADHD儿童的多动症状具有下列行为特征。
1、多动症状无明确的目的性
动机(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行为活动的内部动力。它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并使个体行为指向某一目标。并能调节个体行为的程度、时间和方向。
正常儿童的活动和顽皮儿童的多动症状多是出于某种动机、欲达到某个目的。因而其行为是完整系统的、有始有终的。如课堂上向旁边同学借文具用品能及时归还,还会低声说声“谢谢”。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常不举手就抢先回答老师的提问。对感兴趣的事可以自始至终完成得很好。看电视非但自己一声不吭,还不许别人叽叽喳喳等。而ADHD儿童的多动症状多无明确的动机目的。因而其行为动作的方向性不明确、动作行为维持的强度和时间是弱而短暂的。故多动症状显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有始无终,并不停地变换花样。如上课小动作不断、一会儿用铅笔小刀在课本或书桌上乱刻乱画、一会儿又玩文具、咬指甲……。在家也难以有安静的时候,看电视边看边玩、跪东跑西、手舞足蹈、忙碌不停、使周围人都难以忍受……。家长诉说“我的孩子玩耍也玩不出什么名堂”。
但是ADHD儿童的多动,并非都是活动量较正常儿童的增多。国外有学者用摄像机记录了一组ADHD和正常儿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活动情况,包括运动场、教室、饭厅、游戏和走路等。结果发现ADHD儿童的活动量并不比正常儿童多。只是由于ADHD儿童的活动无明确的目的性、不分时间场合、频繁改变活动内容,因而给人留下“多动”的感觉。
2、多动症状难以自我控制
人不但是客观现实的主人,也应是自己的主人。自制力(self-control ability)就是人们根据社会规范和自身利益来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ADHD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差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2.1、多动症状不受环境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和限制 正常儿童的活动和顽皮儿童的多动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自我约束和控制。如当有外校老师观摩听课时多能安静、守纪律。参加游戏活动时能依次等候。而ADHD儿童即使被告知应遵守的规则或被安排在特殊的坐位上听课也难以保持安静,会不停地扭动身体、做小动作。参加游戏活动要么不守秩序抢先插队、要么弃而不做……。故其多动症状会不分场合、无节制地表现出来。
2.2、多动行为冲动任性 一个人从决定其行为动作到实施执行该项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间隙。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行为的决策能力”应日趋成熟、稳重。而ADHD儿童行为的决定和执行之间的时间距离较短,缺少与其年龄相称的忍耐性和自我保护意识。更谈不上“深思熟虑”。因而其行为常不计后果,带有危险性、破坏性、易发生意外事故。如遇事执拗、任性、冲动冒失。在家无目的地翻箱倒柜,对玩具、文具任意拆散丢失,满不在乎、毫不爱惜。与人谈话或回答老师提问时常抢先插话。在学校和公共场所爱滋事生非、喜欢爬高、翻越栏杆。在行驶的汽车前会突然横穿马路。不会游泳却任意下水等。反之到新的环境又不能很快适应、耐受力差。遇到困难显意志薄弱、急躁不安、缺乏信心、退缩回避。
2.3、多动症状的反复性 ADHD儿童由于多巴胺类神经传递介质的不足,致使其兴奋、抑制调节功能失调、难以控制自己的多动行为。他们的多动症状虽经老师家长耐心的教育批评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表示坚决改正,但随后由于自制能力差又会依然如故,旧病复发。以致屡教屡犯。而顽皮儿童的多动在受到批评、惩罚后会有明显的改进,或要隔相当一段时间才会重犯。
3、各年龄阶段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
ADHD儿童的多动症状可以在婴幼儿期和学龄前期即表现出来。在小学年龄段表现最明显突出。可以延续至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各年龄阶段的多动症状有不同的行为特征。
3.1、婴幼儿和学龄前期 约30%的ADHD儿童在婴幼儿期就有ADHD症状,婴儿主要表现为难以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母亲会回忆起孩子在腹中胎动明显。生后在摇篮或坐车里就显不安宁、易激惹、好哭闹、手足不停地舞动、兴奋少眠、难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睡眠和排便习惯。家长常诉说“自己的孩子真难带养”。
会走路后小儿即显活动较同龄儿童明显增多。不分场合、无目的性地跑东跑西、爬上爬下、好喧闹和捣乱、易跌跤和发生碰撞伤。玩耍也不专注、无长心、一样玩具玩一会就又换一个。进幼儿园后不守纪律、尤如有匹马达在驱动一样动个不停、不听招呼、不服从管理。难以静心听老师的讲解和教唱、不愿学习、行为冲动任性、常与同伴吵闹等。在此阶段就应注意ADHD症状的行为矫正。但ADHD的诊断必须是在学龄儿童期。
3.2、学龄期 上学后由于多动症状对课堂纪律和学习的影响较大,因而更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也是学龄期ADHD儿童突出的表现。但上学后受到环境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其多动症状由婴幼儿期大范围无目的性的过度活动逐渐转为上课时的小动作为突出表现。他们在教室座位上无法自制地扭动身体、伸腿脚、不间断地作小动作或作鬼脸逗同学发笑……小学低年级儿童仍可能有大范围的活动过多。如老师讲课时会突然插嘴、甚至敲桌子、吹口哨、离开坐位在教室里走动。课间和课后又急不可耐地冲出教室与同学嘻笑打闹、惹事生非。但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期ADHD儿童这种大范围的多动症状会逐渐减少,以注意缺陷症状与多动症状伴存成为主要症状,且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3.3、青春期 只有1/3 ADHD儿童进入青少年或成人期时其行为症状消失。学龄期ADHD儿童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症状可以延续至青春期和成人期。但由于自制力的增强,多动症状会逐渐减少或消失。而注意缺陷和继发性的心理行为障碍仍可不同程度地存在。随访资料显示,大多数ADHD患儿成年后的文化水平都较健康儿童要低。约有16.6%的ADHD患儿至成人期仍有不负责任、与人难相处、缺乏自信等性格改变。约有11.1%儿时患ADHD的成年人有激动、自大、自卑等情绪障碍。社会交往问题、说谎、逃学、过失行为或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率也较正常儿童组要高。但是ADHD儿童旺盛的精力和好动的个性特征,在求职上也有其优势所在。诸如适合于销售、股票经营、文艺、体育运动等职业。
熟悉ADHD儿童多动症状的行为特征、有助于疾病的鉴别诊断。了解和掌握多动行为的出现时间、发展趋势和预后,则有助于对患儿进行及时的行为干预和诊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