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是由于上腔静脉或者双侧头壁静脉显著狭窄或阻塞引起的一组临床征候群,以颜面、颈部、臂部肿胀为特点,常伴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恶心、咳嗽和胸部侧枝循环形成,有时可以出现头痛、头晕甚至晕厥。其病因多由胸部和纵膈的恶性肿瘤引起,预后差。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喉部或者脑部水肿等。放、化疗的疗效缓慢,而支架置入可快速缓解症状。
适应症
一般认为,有下列情况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应考虑行介入治疗。
1、疾病发展快、静脉回流障碍明显,尤其是伴有呼吸困难及颅内高压症状,需及时解除梗阻者。
2、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经正规放疗、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效果不佳。
3、已进入肿瘤晚期,体质无法耐受放化疗以及手术机会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者。
禁忌症
如无碘剂或者麻药过敏者以及严重感染者,一般无绝对禁忌证。对侧枝循环建立良好而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者,则不需要介入治疗。
术前准备
除了明确引起梗阻的病因外,还需行增强CT或者MR,明确上腔静脉梗阻的部位和梗阻的程度和长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的情况。
病人准备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INR、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人院常规
2、局麻药和碘过敏试验
3、术前与家属说明病情、治疗大致经过及可能的并发症,并签订手术协议书
4、术前禁食4小时,以及术前镇静。
技术操作
1、静脉入路 一般采用股静脉入路,如术中操作困难,也可选用颈内静脉途径,而锁骨下静脉甚至是腋静脉也是可选择的途径。
2、腔静脉造影及测压 导丝帮助下导管通过狭窄段,进入上腔静脉远心端。造影观察梗阻的部位、狭窄程度和长度及有无血栓形成并测压。若未发现血栓,则直接进行球囊扩张治疗;若有血栓形成,则先进行溶栓治疗。
3、球囊扩张 拟行球囊扩张前,应根据患者体重给予全身肝素化。选用和血管直径适合大小的球囊,可由小到大进行扩张,扩张球囊的压力不宜过大,以防血管破裂,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支架植入 支架的直径比正常SVC管径大10%为宜,长度要超出狭窄段上、下各1~2 cm支架释放后,如果支架尚未完全展开,可以不再作进一步处理,靠支架本身的张力逐渐展开到理想直径。
5、复查造影 观察支架位置、上腔静脉开通情况,造影剂有无外溢,确保血管没有破裂出血,然后测压、记录数值。
术后处理
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抗菌素预防性使用3天,低分子肝素钠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持续3 d,口服华法林和阿斯匹林,同时监测凝血时问(P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INR(控制在2.0-3.0),持续3-6个月。
并发症以及防治
上腔静脉综合症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较少。理论上上腔静脉内支架植入可发生支架移位、支架梗阻、肺栓塞、血管破裂甚至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但临床上类似的并发症报道并不多见。其他不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发热,穿刺部位的感染,以及球囊扩张时出现一过性的疼痛。
疗效评价
绝大多数临床症状会在最初的24-72小时内缓解,但再狭窄或闭塞往往和原发病的治疗相关,但也有部分患者是由于抗凝治疗未达标,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在最初的3个月内如无禁忌,应正规抗凝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