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慢性肝病患者在就诊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医院的医生建议做肝穿刺检查。那么肝病患者为什么要做肝穿刺呢?这种检查的好处在哪里?是否安全呢?就这些患者关心的问题,下面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为什么要做肝穿刺?
大多人认为肝脏是实体器官,让医生用针穿刺进去,想想都让人害怕。于是,不少患者能不做就不做,希望用其他检查来代替。一般而说,不少肝病患者经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或者在辅以必要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就可确诊。但是,有些不能明确诊断疾病,只有通过肝穿刺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才能下结论。还有些疾病诊断起来有困难,需要肝活检与临床症状相结合,才能作出诊断。
除了明确诊断,肝穿刺活检还能为一些疾病提供进一步检查的方向。例如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穿刺活检后进行特异染色的组织化学染色。此外,肝穿刺活检还可以为慢性肝病提供分级、分期等指标,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有指导作用。
二、肝穿刺安全吗?
知道了肝穿刺活检这么重要,依然有患者会担心:安全吗?在临床上采用经皮肝穿刺活检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穿刺器械和操作方法的改进,并制定了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使经皮肝穿刺活检可取得较好的标本,而且相当安全。
另外,为了确保检查安全,医生会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肝脏生化、凝血功能检测、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要用超声定位穿刺点,并了解周围有无较大血管或肿大的胆囊,术前常规给予肌注维生素K1等措施。并且向患者说明配合穿刺的注意事项,练习送气以及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紧张。肝穿刺后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等,术后卧床观察。
肝穿刺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由于肝活检技术已经很成熟,只要掌握好适应症、禁忌症,在肝穿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肝穿刺活检的操作可做到万无一失。
三、肝穿刺的临床意义在哪里?
1、有利于多种肝病的鉴别诊断。
许多临床诊断比较困难的慢性肝病,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结核、肝肉芽肿、血吸虫病、肝肿瘤、脂肪肝、肝脓肿、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及各种代谢性肝病(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累积病、肝脏淀粉样变性)等,往往需要通过肝穿刺来了解病人的肝脏病变,为明确诊断提供重要的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依据。
2、了解肝脏病变的程度和活动性。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是一种能直接了解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可以做出较客观、精确诊断的检查方法。有不少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肝病病毒时间很长,但发现转氨酶异常可能时间不长,病毒含量也不高。这样的病人通过肝穿刺能发现慢性肝病是否处于活动期,并能推断其病变的轻重程度。
3、提供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诊断。
目前仍有一些病毒性肝炎,临床化验显示血清肝病病毒标志物全部是阴性,难以确定其病原。但是通过肝穿刺,用超敏感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出肝组织中的肝炎病毒。
4、发现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
在肝病发病早期,通过血液化验、B超检查一般难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但是通过肝脏穿刺检查,可以对肝脏纤维化和早期、静止或尚在代偿期的肝硬化进行精确诊断,并能够鉴别肝硬化临床类型,区分是酒精性肝硬化,还是肝炎后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动性肝炎。
5、有利于药物的选择和药物的疗效判断。
治疗前后肝活检组织病理变化是评判药物治疗效果的可靠指标,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目前常用的抗肝病病毒的药物有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不仅疗程长,且价格昂贵。治疗前如能进行肝穿刺,根据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应用抗病毒药物,将明显提高疗效。
6、鉴别黄疸的性质和原因。
临床上有些黄疸往往难以确定病因,可做肝活检。它可以确定黄疸是胆红素代谢障碍,或是肝细胞性黄疸,还是胆汁淤积所致,是病毒性还是药物引起。不同的病因,预后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诊断清楚,才能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
7、作为慢性肝炎病情、预后的评判指标。
肝穿刺可发现肝组织的病变情况,为病情变化、预后的判断提供客观依据。重型肝炎如以肝细胞水肿为主,则病情较轻,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如以肝细胞坏死为主,且正常肝细胞残存率较低,则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8、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
在B超或CT引导下,有目的性地肝穿刺,可开展肝脓肿穿刺排脓、注射药物,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治疗肝癌等。
因此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肝穿刺组织活检术,对明确患者病因、病理、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都有着巨大的好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