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化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但是目前综合医院心理障碍发病率高(占就诊总数的 24%),非精神专科医师由于缺少训练,识别率低(仅为 15.9%),容易造成漏诊,这种偏向迫切需要改变。笔者受邀对心理治疗的应用方面与学员进行探讨,主要分以下三方面:
一、理论与分析方面: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理治疗已予以阐述,比如《灵枢》“语之与其善,导之以其所使,开之以其所苦”。开导、暗示,改变不合理认知,调整情绪,调其神而利其行。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采用治疗者和被治疗者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目的:在于解决咨客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减少焦虑、忧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咨客的非适应行为,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人际关系,并促进人格成熟,能以较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及适应生活。通过澄清、领悟、治疗三阶段进行治疗。
理论模式按照主要学术理论与施行之要点进行分类:1. 分析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内在精神;2. 认知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认知修正;3. 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治疗→适应现实;4. 行为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更改行为;5. 人际性心理治疗→婚姻家庭团体→人际关系。认知疗法关于不合理认知包括:任意推断、选择概括、过渡引申、夸大和缩小、全或无思维。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是关于理性治疗非理性。主要三个特征包括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糟糕至极。心理治疗实施方式按照参与对象分类:个人心理治疗、夫妻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按照治疗时程分类:长期、短期、限期治疗。心理治疗的治愈因素:纠正非功能性的认知;处理心理上的阻抗;促进自我功能的成熟;改善自我防御机制;新行为的训练与养成;改善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的改变。
二、操作和会谈:主要通过惊恐障碍(PD)这一案例进行实例治疗。PD 是内科疾病最杰出的冒名顶替者,以心脏、呼吸、神经表现而就诊内科。内科医师作为 PD的首诊医师如果掌握相关心理学知识,掌握操作会谈技巧,会比专科医师更值得病人信赖。心理治疗最重要的建立良好的咨询或治疗关系。目前只有认知行为治疗(CBT)被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有效。PD 主要涉及四个方面情况:生理方面:“交感神经的风暴”,尤以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症状突出;情绪方面:极度的焦虑、担心、害怕,严重发作常合并抑郁症状;认知方面:相信自己快要窒息死亡、注意力不集中,现实解体,记忆正暂时减退,继发疑病观念;行为方面:求助,多于急诊室就诊。
常常反复在内科就诊,常常诊断为急性心肌缺血、癔病、哮喘等疾病。CBT 认为惊恐症状是患者将一些不足以引起剧烈反应的刺激因素自动地赋予错误的意义,继而引起情绪反应及行为改变。患者往往没有识别只记得错误认知,而是不断地采取各种方式来缓解由此带来的不适应。治疗是通过改变患者错误认知及行为重塑缓解症状。认知上帮助打破情绪焦虑和躯体感觉敏感之间恶性循环;行为上帮助患者对引起惊恐的刺激进行脱敏。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 心理教育:教导方式;2. 持续对惊恐的监测记录:
记日记;3. 呼吸训练:有节律的腹式呼吸;4. 认知重建:对自身超敏的感觉所造成的担心进行识别和记录;5. 暴露:最核心的治疗步骤。
三、思考:威廉 ` 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所以医生和病家的交流是我们医生 21 世纪必备的技能。我们通过培训快速掌握识别心理障碍,选用最佳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或其他形式的谈话治疗),来建立和谐建设性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认识自己内心冲突,纠正错误观念,释放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增加心理自由度,不强迫自己达到完美无缺。心理治疗中我们要注意到“三心二意”。(三心:耐心、细心、小心;二意:意识到咨访关系角色,意会患者的言外之意)。
四、结语:作为首诊的综合医院医师,虽不像专科医师做系统的心理治疗,但从临床实践来看,医生与患者的每一次接触都具有广泛的心理治疗意义。在患者最需要帮助救治之时,以一个医师的人格、素养、经验与理论有机结合,对患者的病症表示理解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在根据患者的领悟力、生活事件、年龄、个性等进行创造性的心理治疗,激发患者对其产生心理障碍的心理机制探讨的动力,这对患者来说就是最好最快的治疗。还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也是治愈疾病及防止疾病复发的基础。综合医院医师们也会从有效的治疗中,体会更多的成就感,从而走向更愿意关注患者心理精神健康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