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存在于附着点部位的炎症,又称肌腱端炎。附着点是指韧带、肌腱、筋膜、关节囊附着于骨质的部位。附着点炎好发部位包括足跟、跟腱、足背、足底、坐骨结节、胫骨粗隆、胸锁关节、骶髂关节和脊椎棘突等,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和(或)肿胀,是脊柱关节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之一。
附着点炎特征性的病理变化为以关节囊、肌腱和韧带在骨附着点为中心的慢性炎症,病变初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伴少数多核细胞,此时病变以关节囊、肌腱、韧带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引起附着点的侵蚀,附近骨髓炎症、水肿,进而肉芽组织形成,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发生的附着点炎和修复,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韧带骨化。
病变最早发于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位,是肌腱端的非细菌性炎症病变。可使肌腱、韧带肿胀、疼痛,并且由于这些炎症多发在关节周围,故引起关节周围的肿胀。病变早期为炎症浸润使局部软组织肿痛,晚期为韧带骨赘增生导致骨性粗大。
附着点部位的压痛是本病的早期特点,也可以是部分患者的主要表现。这是由附着点炎所致。常发生附着点炎的部位有胸肋关节、脊椎棘突、肩胛、髂骨翼、股骨大转子、坐骨结节、胫骨粗隆或足跟。胸椎受累,包括肋脊、横突关节及胸肋区,胸骨柄胸骨关节的附着点炎可引起胸痛并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有些患者诉吸气时不能完全扩胸。颈椎发僵、疼痛和棘突压痛常在起病数年后才出现,但部分患者早期就可出现这些症状。
附着点炎影像学表现为肌腱和韧带的骨附着处的骨质糜烂和骨炎,以坐骨结节、髂嵴、跟骨、股骨大转子和椎骨棘突最常见。病变初期,胫骨和跟骨粗隆区肌腱、韧带的水肿可表现为局部软组织肿胀,密度增高,而其他位置较深的部位此表现则不明显;随着病变进展,逐渐出现附着点炎的X线早期表现,可见附着点骨质的密度减低,如不仔细观察很容易遗漏,随后局部骨皮质变薄、模糊,皮质下小囊变,于脊椎可见关节突关节面模糊。病变进一步发展,附着点骨皮质侵蚀破坏,表现为皮质局限性缺损,边缘毛糙呈虫蚀样,于脊椎可见关节突关节面毛糙、间隙不清;病变晚期附着点区出现骨化,呈花边状或粗胡须状,垂直于骨面向外延伸,从而形成了附着点炎独特的不同于其他疾病的X线表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