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肿瘤,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左右。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颅内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中老年人群尤为明显。
胶质瘤分成四个级别:
一级是良性胶质瘤。
二级是低度恶性的胶质瘤。
三、四级是高度恶性的胶质瘤。一级胶质瘤很少见,而四级胶质瘤却占了50%,所以说多数胶质瘤都是恶性的。四级胶质瘤术后都会复发。
许多人对胶质瘤复发问题难以理解,觉得医生把肿瘤开掉了,医生说开得很干净,怎么还会复发呢?其实,胶质瘤切除彻底的程度是相对的。一般来说,医生在术中将手术显微镜下可见的肿瘤切除掉了,就算干净了,称为临床治愈,而不是生物学治愈。由于胶质瘤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肿瘤的实际范围远远比手术显微镜下所见大得多,远隔脑叶看似正常的脑组织里其实都有肿瘤细胞浸润了。医生在安全的前提下会扩大切除范围,将貌似基本正常的瘤周组织也切除一部分,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能阻止恶性胶质瘤的复发,因为脑组织是有重要功能的,并不允许任意切除,稍有不慎就会瘫痪、昏迷,因此扩大切除的范围终究是很有限的。对于胶质瘤的这种生长方式,手术医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只能求助于放疗和化疗。实践证明,放疗和化疗确实明显延缓了恶性胶质瘤的复发,但是胶质瘤复发仍然不可避免。
复发的胶质瘤与原来的肿瘤相比有很大不同:其一、复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一般会增高,原来二级的变成三级,原来三级的变成四级,称为肿瘤演进;其二、生长速度更快;其三、血供变得更丰富;其四、复发肿瘤对原先敏感的化疗药物可能变得耐药了。由于这些重要变化,复发胶质瘤的治疗方案的决策很复杂。分述如下:
再手术问题:对于复发性脑胶质瘤,再手术切除肿瘤,减少肿瘤体积和脑水肿,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一般地说,患者年龄较轻,一般情况较好,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首次手术病理报告为二、三级胶质瘤;复发肿瘤位于浅部非功能区;初发与复发间隔时间相对较长;这样的患者比较适合再次手术。反之,如果患者年老,全身情况很差,已经神志不清,原来的肿瘤就是高度恶性者,术后很快就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就没有多大价值。如果复发的胶质瘤范围很大,位置很深,侵犯重要脑功能结构,再次手术要非常慎重。
放疗问题:如果初次手术后没有做过放疗的,复发后推荐常规分割X线外照射放疗,如果再次手术比较彻底,术后放疗可以延长生存期。如果初次手术后做过正规放疗的,复发胶质瘤可能对普通放疗不敏感,可以考虑伽玛刀治疗,但伽玛刀对很大的病灶效果不好。
化疗问题:对于首次治疗中未曾接受替莫唑胺化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复发后仍推荐采用标准的替莫唑胺化疗方案(Stupp方案)。替莫唑胺剂量-强度方案、替莫唑胺与铂类药物合用方案,均可推荐用于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如果初次手术后曾做过正规替莫唑胺化疗的复发胶质瘤患者,首先推荐应用依立替康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也可以应用甲基苄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贝伐珠单抗,复发胶质瘤往往富含血供,而贝伐珠单抗是直接针对新生血管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目前是业内关注的热点。由于胶质瘤病人很多伴有癫痫,在癫痫用药中要特别注意,有些抗癫痫药会降低化疗药的浓度。
检测基因突变帮助治疗决策:恶性肿瘤的本质就是基因突变,肿瘤演进的本质就是附加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可以预先知道某种放化疗措施是否有效,帮助科学决策。现在基因突变检测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并且得到官方指南的强烈推荐。在复发胶质瘤的治疗决策中一定要重视基因突变特点。
新型治疗技术:按民间的说法,恶性胶质瘤复发的治疗可以说是“死马当活马医”,一些现在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新疗法,有时也可以用于复发胶质瘤。例如间质内放疗、间质内化疗、热疗、免疫疗法、小分子抑制剂、脑内注射靶向免疫毒素等。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参加外国(主要是美、欧、日)的新药临床试验,免费用药治疗,但要设法出国并进入他们的诊疗中心。由于国人总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临床试验,以为临床试验就是把人体当大白鼠,所以国内基本没有最新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
综上所述,复发胶质瘤应该怎么治疗?答案是个性化治疗――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原来肿瘤的级别和治疗情况、复发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基因突变类型,来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决策,综合治疗,以争取最好的疗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