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不按患者家属出具的病历开药打针,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女医生遭掌掴脚踹,造成听力下降。据出警民警介绍,事发时,打人的年轻男子抱着10个月大的孩子,在女医生王某所在的科室看病,当时,男子拿出青海省红十字医院出具的病历本,希望女医生王某依照病历本上写的药物,给他的孩子开药打针。女医生看过病历本后表示,病历本上写有的一种药物可能会引起孩子休克,作为医生,她不能随便给病人开药打针,但男子则认为,青海省红十字医院的专家开的药没有问题,并坚持让女医生开药打针。就这样,两人争执了起来,男子拿病历本朝女医生王某脸上打了一下。撕扯中,男子又扇了女医生王某一巴掌,紧接着,朝女医生王某的肚子上踹了两脚。(2月19日《西海都市报》)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内科程彬彬
作为医生,很恼火的一件事情,就是病人“吩咐”你这样开药打针。为什么你那么有底气?因为,“这是专家开的处方!”
好吧!如果我的诊治意见和你的专家意见没有太大区别,那好办,照开即是。但问题是,假如我们意见冲突,甚至截然相反,我根本不同意他那样的处理意见,也要抄方吗?在来势汹汹的病人面前,你应该怎么抉择?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疾病和人体处于不停变化中,病情有了新变化,治疗药物就应该进行调整。完全照原来的处方硬搬肯定不行。但在生活中,你会看到很多顽固的病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的处方,他们守一个方子多年不变,企图永远包治一切。比如,他感冒了就来找你开头孢、双黄连针剂,他说:上次那个主任也是这样开的。
回到这个“头疼”的问题:
医生,“专家”开的,你听话不听话?执行不执行?
在我行医的头几年,在这个敏感问题上,我摇摆不定,没有自己的主见。有时候病人闹得凶了,为了息事宁人,我会委屈求全。“就给你开一次罢了,希望别再碰上这样不讲理的病人。”
在专业知识、经验都不够成熟的时候,你很难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专家开的处方,彻底颠覆否定它,是需要一定勇气,以及专业素养的。但是,在你没有能力判断处方合理性的时候,你又应该怎么做决定?
我的答案是,你的处方代表的是你的意见。你开了“专家处方”,意味着你和专家站到了一条战线上,你们必须承担一切处方的后果。问题是,既然你没办法鉴别处方对错真伪,为什么还要稀里糊涂替别人扛过这种“责任”,拿病人的生命来冒险做试验?
谁来替我们挡“枪”?
2011年,当我还在一个二甲医院的社区门诊从事全科医师工作时,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某天,一位同事在接诊一位老年患者时,面对复诊的病人,他不假思索选择了直接抄方。那位病人患的是“上感”,初诊找的是主任,主任开出了两种输液药物。不知道是病人要求他开一样的药物,还是自己跟着“权威”走的一种本能,输液的处方就出来了。结果这位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突然死亡,因为完全盲从的抄方,一些像量血压和问清楚病史的基础程序都没有执行,家属一口咬定就是打针打死的。很快,这场医疗纠纷闹得满城风雨,患方强行停尸医院,警察都出动了。这起事件令医院及当事医生头痛不已,名誉扫地,长达好几个月时间过去,赔偿道歉之后,事件才慢慢平息。恰巧的是,当天我和这位同事调换了一个班,在外人看起来,他替我挡了“这一枪”。
而我对此的思考是,未必。因为那一年开始,我早已经悄悄地变得“反叛”。一般的感冒病人,没有高热及脱水之类的临床依据,我几乎不会轻易给别人开输液。而且我经常拒绝那一些要求我开专家处方的病人――如果我对诊治意见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也不参加任何的“经济军备竞赛”,别人为了追求业务量,一味迎合爱输液的病人,开输液开到眼红的地步。面对找上门来的医药代表,我的态度更明确,你工作可以,但不要干涉和影响我的处方。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在这件事情上,我的态度越来越鲜明。做医生的第一条――就是对病人负责,只有对病人足够负责,这才是对自己行医最好的保护,我的这一次亲身经历令我更坚信这一点。
最好的处方
行医过程中,你老老实实按照医疗原则去看病,不屈从于所谓“专家意见”,也不屈从于病人要施加暴力的淫威,不盲从于所谓的“流行”。懂和有把握,你就老老实实、细细心心的收治。不懂和没有把握,你就照实告诉病人,让其另择高明。千万不能为了赚钱,就不懂装懂,硬着头皮直上,吃力不讨好!
就像新闻中的这位女医生一样,即使你有“专家处方”,即使“患者拳脚交加”,她依然不决定改变自己的决定――不给你抄方这就是我的处方。病人不懂这层厉害关系,但医生是懂的明白人,所以才坚持原则。如果一顿打能够呵护一个孩子的生命,不去冒不必要的风险,能够对一个家长进行以身示范的教育,不要去拿孩子冒险滥用药物。那么,这种付出和牺牲或许是值得的。当然家长也要为自己的鲁莽无礼付出沉重的代价,可以无知,但是不可以去施暴,否则必然要付出代价。只希望,付出这种沉重代价后,患儿家属能够体谅到医者这种对你负责的苦心。最好的处方永远是医生独立判断的处方,而不是完全盲从的处方。知识、技能、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医生的独立思考和主见。在没有专家的医疗现场,再小的一个医生都是专家,医生要一切以患者的生命利益为第一考虑点,为就医者提供最可靠的医疗方案,而不要去盲从和迷信他人。越不懂的东西,就越不去盲目执行,有时候,“医生说不懂”就是一种对病人最负责的处方,貌似无情却是最有情的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