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春夏秋冬四时,人体之阴阳二气消长变化出发,阐明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四层涵义:1养阳即补阳,养阴即补阴。2养阳,补阳宜于春夏;养阴,补阴宜于秋冬。
3阳亏之证,于春夏二季,阳亏于外,以致不能制阴于内,发为阳虚内寒之证;阴亏之证,于秋冬二季,则阴亏于外,以致不能制阳于内,发为阴虚内热之证。4补阳宜于春夏,不宜于秋冬。秋冬补阳,扰动伏阳,加重阴虚内热之证。补阴宜于秋冬,不宜于春夏。春夏补阴,阴盛于阳,加重阳虚内寒之证。
[关键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生长收藏;养阳补阳;养阴补阴;阳虚内寒;阴虚内热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原文是:“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对于文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中医同道莫不耳熟能详。但历经两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认识不一,观点也莫衷一是。其主要观点有四:
一是马莳、高世蛭恚衔合乃称渖ぶ囱簦锒称涫詹刂囱酢
二是以王冰为代表,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
三是以张介宾为代表,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
四是以张志聪为代表,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1]
这些颇具代表性之观点要么解释过于简单,语焉不详;要么论证止于表浅,欠缺说服力;甚或观点之间背道而驰,互相颇为抵牾,让后学者茫茫然而无所适从。笔者有所领悟,不敢自专,愿贡献管见,以为抛砖引玉之用。
1、理论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笔者以为若要彻底还原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本来面目,就首先应该阐明:于春夏秋冬四时,人体之阴阳二气,发生了怎样的表里内外此消彼长的规律性运动。
1.1《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由此可知春夏秋冬,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为万物之根本[2]。
那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发展变化,规律运动,具体指的是四时阴阳之气哪一气呢?明代著名医家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明确给出了答案:阳气。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马莳注:阳气已生,最能发生而敷陈之,故气象谓之发陈也”[3]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马莳注:阳气已盛,物蕃且秀,故气象谓之蕃秀也”[3]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马莳注:阴气已上,(阳气已收)万物之容至此平定,故气象谓之容平”[3]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马莳注:阳气已伏,万物潜藏,故气象谓之闭藏也”[3]。
由此可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具体而明白地道出:天地之阳气,随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发生着生,长,收,藏,规律性的,表里内外消长运动。那么与此同时,与天地之阳气,规律性,表里内外消长运动相等量相对应的,天地之阴气处于一个怎样的规律性运动呢?
根据阴阳学说: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4]。可以明确知道:与此同时,随着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天地之阴气相等量相对应于阳气,发生着收,藏,生,长,规律性的表里内外的此消彼长运动。
1.2以上阐述了随着春夏秋冬四时变化,天地阳气发生着发生着生,长,收,藏,规律性的,表里内外消长运动,与此同时,天地阴气相等量相对应于阳气,发生着收,藏,生,长,规律性的表里内外的此消彼长运动。那么春夏秋冬,在人体的阴阳二气,随着天地阴阳二气,发生着怎样的规律性表里内外消长变化运动呢?
《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人与天地相参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与天地如一”。由此可知:随着春夏秋冬四时变化,人体阴阳二气的规律性表里内外消长运动与天地阴阳二气的规律性表里内外消长运动完全一致相同。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序例 四时用药例》“。。以夏月伏阴,冬月伏阳,推之可知矣。”明 张景岳 《景岳全书 卷之二入集?传忠录》“夏月伏阴在内,此本天地间阴阳消长之正理。”明 龚庭贤 《寿世保元 卷二》“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
综上可以归纳如下(见表1):
表1春夏秋冬四时阴阳消长变化
阳令 阳气主导 主动 在表在外 阴令 阴气主导 主静 在表在外
天地与人体 春 夏 秋 冬
阳 气 生 长 收 藏
阳 气 (在表,在外) (在里,在内)
阴 气 收 藏 生 长
阴 气 (在里,在内) (在表,在外)
2、结论
故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涵义如下:
第一层涵义:养者,补也。养阳即补阳,因为阳弱,因为阳亏,所以要养,所以要补;同样养阴即补阴,因为阴亏,因为阴虚,所以要养,所以要补。
第二层涵义:养阳,补阳宜于春夏,养阴,补阴宜于秋冬。
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后的原文用非常强调的语气阐明养阳养阴必须顺应阴阳顺应自然,这一段原文的本身就是对养阳宜于春夏,养阴宜于秋冬的解释与强调。参见原文:《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第三层涵义:阳亏之证,于春夏二季,则阳亏于外,以致不能制阴于内,阴盛于内,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5]。发为阳虚内寒之证,故长夏善病洞泻寒中[6]。阴亏之证,于秋冬二季,则阴亏于外,以致不能制阳于内,阳盛于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5]。发为阴虚内热之证。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是顺应阴阳之道顺应自然之道,也是阳亏阴亏病症治疗的必须之道。此即原文所说的“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亦为民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真实含义所在
第四层涵义:补阳只宜于春夏,不宜于秋冬。秋冬为阴令,主静,假如违逆阴阳之道而行之,于秋冬补阳,扰动伏阳,[7]。轻者阴阳失调,动静失宜,而若素体阴亏者,即加重阴虚内热之证。补阴只宜于秋冬,不宜于春夏。春夏为阳令,主动,假如违逆阴阳之道而行之,于春夏补阴,阴盛于阳,轻者阴阳失调,动静失宜,而若素体阳亏者,即加重阳虚内寒之证。此即原文再三强调:“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亦是民谚所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内在逻辑理由。
以上即是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内在如实之深刻涵义。最后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依照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凡是阳亏病症是不是绝对不能于秋冬补阳,要补阳必待春夏?凡是阴亏病症是不是绝对不能于春夏补阴?要补阴必待秋冬?我想事情也应该辨证地去分析对待,一个明显阳亏阴亏病证怎能见证不救而拖延至春夏与秋冬呢?渴而凿井,斗而铸兵,犹为晚也;见证而拖延不救以待时日,岂不更是刻舟求剑?所以我想其一,补阳若于秋冬,可补于阴中之阳的一日之内的早晨到日中之时,补阴若于春夏,可补于阳中之阴的一日之内的日入到夜半之时[8]。其二,我想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是旨在告诉大家补阳补阴适宜的季节时令,更是为了向后学者演绎说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的内在道理规律。基于此,后学者应该知其然,更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于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了然于胸,然后才能从容应对纷繁复杂头绪万千的疾病,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你我共勉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