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有时能在特定环境下所取得的新的行为或技能,却很难将其移植到类似但有差别的情况中去应用。
例如,通过给自闭症儿童展示狗的图片,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 “ 狗 ”
的单字,能够教会他们狗是什么。但是,当在接下来教了他们猫是什么,或者又回头给他们看另一种狗之时,他们就不太理解这跟以前的情况有何联系,而不得不又退回从头去学习。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那种通过重复训练自闭症者以使其获取新的知识的方式,实际上会妨碍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环境中的能力。这一发现挑战了对自闭症者强调重复练习的流行教育方法。
“ 对自闭症者学习知识的基本机制,以及他们受限制的、异常的学习方式的潜在原因已经取得了一些系统性的调查结果,”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授Marlene Behrmann说。 “ 这项研究开始浅近地挖掘到了事实真相。”
高功能自闭症者和对照组参与者被训练在电脑屏幕上去寻找由水平线包围着的三根斜线条的位置。要求两组在8天的练习期中分别去找到斜线条,并且对他们的速度和精度进行测试。前四天将斜线条保留在同一位置,但在第五到八天则将其移至屏幕中的另一位置。
“ 以这种方式来设置实验是至关重要的,可使我们初步观察到自闭症者在一项简单的、固定的任务中的学习,并随着实验的进展记录下应用知识的困难,”
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Dov Sagi说。
因为前四天斜线条放在第一位置,对于自闭症组和对照组来说,学习是同样的。但是,一旦当斜线条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之后,本质的差异就显现了。对照组顺利过渡并找到了新的位置,并且他们的表现还不断地提高。
相比之下,当目标位置被改变以后,自闭症者的表现不佳,而且他们也无法提高其表现的水平,这表明他们并没有受益于第一位置的初始学习。更有趣的是,他们始终没能像找到第一位置那样顺利地找到第二位置,显示出被妨碍了的学习体现了过分重复造成的后果。
“ 这就像他们表现出的 ‘ 过度专一性 ’
的学习,他们的学习变得固化和僵化,因为在第一种情况中的学习对他们在另一种情况下的学习能力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来自魏兹曼研究所的论文主要作者Hila
Harris说。
接下来,研究人员就开始寻找避免过度专一性的方法。这次是一群新的自闭症成年人和对照组,他们进行完全相同的实验,不过这次则偶尔在其中间插一些不包含任何斜线条的
“ 虚设 ” 屏幕。
这一次,当第五天线条的位置改变时,自闭症组也迅速地找到了新的位置。
“ 我们的结论是,中断重复使视觉系统得以休息一段时间,而且可提高自闭症者的学习效率和泛化取得的技能,” 纽约大学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David
Heeger说。 “ 反复刺激所导致的感觉适应妨碍了学习,使学习固化于某些特定的情形之下。学习在没有感觉适应的情况下会更有效率,也更容易泛化。“
该研究小组认为这项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的研究,对教育自闭症者意义重大。
“ 对自闭症者的教学需要以支持或促进泛化的方式来开展,而非以强化专一性的方式,”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精神病学和神经学教授Nancy Minshew说。
“ 例如,在学习狗的概念时,使用各种各样狗的例子 ,
甚至更多动物的例子,从一开始就包含可变性,并促使去学习一个广泛的概念,而非使用某一个特定的例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