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风湿病的治疗技术日益提高,尤其是生物制剂的应用,更使风湿病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一时间,依那西普、阿巴西普、英夫利西单抗、CD20单抗等生物制剂逐渐由陌生的“舶来品”转变为耳熟能详的风湿病治疗药物。
生物制剂是针对特定致病环节的靶分子的对抗药物,它通过“靶向治疗”阻断疾病的某个环节,从而阻断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药物不同,生物制剂是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制造的生物大分子。近十年来,生物制剂在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风湿病中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使风湿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风湿病这块中医中药的传统优势领域,面临着一定的考验。中医中药会不会因为生物制剂的应用而优势尽失,日益萎缩?在新的治疗形势下,中医风湿病的发展方向如何?中医中药如何继续发挥其固有优势,为广大风湿病患者造福?
首先我认为必须肯定生物制剂的治疗作用,生物制剂的疗效得到大量国内外设计严密的临床试验的支持,而且随着临床实践,也逐步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不正视其作用甚至无端诋毁,无异于掩耳盗铃、蜀犬吠日。作为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风湿科,我们在生物制剂进入中国的初期就接受并使用生物制剂,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生物制剂的应用不仅不会削弱中医中药,反而使中医中药有了新的运用空间。
我们知道,风湿病治疗中的生物制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以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用的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为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易患结核病(约为普通人群的2倍),而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可使结核病患病率进一步增加(约为普通人群的4倍);此类药物还可使乙型肝炎的症状和病毒血症加重,故这类药物不用于活动性结核和乙肝感染者。另外,少数患者有诱发感染加重的危险性,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真菌感染等。因此除了在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前应做抗结核菌素试验和拍胸片、肝炎病毒检查等进行常规筛选,治疗过程中更应防范感染的发生。此时若配合应用中医中药调节免疫,提高体质,防止感染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此外,虽然目前无可靠证据提示抗肿瘤坏死因会增加淋巴瘤和其他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或使原有的实体瘤复发,但在理论上该药可提高肿瘤发生危险性。因此配合中医中药充养正气,防止肿瘤也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治疗思想。
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还会面临“中和抗体”的问题,所谓“中和抗体”是人体针对药物的“抗药物抗体”。“中和抗体”会抵消生物制剂的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物疗效。而中药可通过调整免疫,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减少“中和抗体”或降低其对药物的影响。
最后鉴于中国的国情,多数患者的经济状况不能支撑长期使用较为昂贵的生物制剂的治疗。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生物制剂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后,继续使用中医维持治疗也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替代选择。
总之,中医中药在生物制剂逐步得到广泛运用的风湿病治疗中,仍然大有可为,中西医结合的风湿病治疗必然给广大风湿病患者,特别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