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已经成为常见病,危害人类的健康。但是我们对它的认知是远远不够的。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定义:WHO的定义(osteoporosis, OP)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
骨质疏松症分类:骨质疏松症分为两类――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1型)绝经后骨质疏松,(2型)老年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疼痛 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症有什么严重后果?
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骨折。脆性骨折危害很大,如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20%。存活者中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投入的人力物力极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特点是什么?
腰背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什么是脊柱变形?
骨质疏松严重者可以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影响心肺功能,腰椎压缩性骨折影响腹腔脏器的功能。
骨质疏松症的骨折特点是什么?
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好发部位是胸椎,腰椎,髋部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发生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怎样进行骨质疏松的风险评估?
临床进行骨质疏松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我国最常用的方法有2种: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的一分钟测试和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A)指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