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今年16岁,身高170cm,体重195斤,就读高中二年级,和别的孩子一样,他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然而却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让他一直不能安心学业。原来小王五年前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疾病,他的脖子背后、腋窝、胸前皮肤变黑了,变得很粗糙,有些部位甚至出现突出皮肤的突起,摸上去像天鹅绒,但是奇怪的是皮肤变黑的地方不疼也不痒,但是小王的成绩开始下降,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小王起初没有在意,以为过一段时间自己就会褪掉,但是足足过了几个月,小王的皮肤始终没有“变白”。小王和家人都非常不解,儿子出生以来并没有“胎记”,那这变黑的皮肤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小王和家人辗转多家医院求治,但是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直到最近他们看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曲教授的专家门诊才发现,原来小王罹患的是一种常见但却“神秘”的疾病——黑棘皮病。
什么是黑棘皮病呢?
医学上的定义:黑棘皮病是一种皮肤过度角化、呈对称性天鹅绒样增厚、色素过度沉着甚至呈疣状突起的病变,主要累及腋窝、颈后、皮肤的屈肌面、腹股沟及脐周等,少见累及粘膜表面。简单的说,就是皮肤变黑了。
黑棘皮病最常见的病因是肥胖,那么判断肥胖的标准是什么呢?
目前临床运用的较广的是体重指数(BMI),即体重(kg)/身高2(m),BMI大于25为超重,大于28就是肥胖,本文患者小王BMI为33.73kg/m2,属于严重肥胖。小王罹患的是便是由于肥胖导致的黑棘皮病。研究发现黑棘皮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7%,而在肥胖人群中的发病率为74%。尤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青少年从小饮碳酸饮料,吃甜食,“小胖子”越来越多,黑棘皮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黑棘皮病发病缓慢,无明显疼痛等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但是,近些年国内外许多专家认为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这也意味着如果任其发展,患者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糖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甚至得糖尿病,同时黑棘皮病的患者常常合并脂肪肝、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代谢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将不堪设想。
得了黑棘皮病以后怎么办?
黑棘皮病其实并不可怕,也绝非不治之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去除病因。对于小王这样的患者,就是要解决肥胖的问题。首先要调整患者的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少油腻;其次,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第三;辅以适当的药物,如二甲双胍、黄连素等,那么随着体重的下降,黑棘皮病也就随之改善了,同时体内其他代谢紊乱的情况也会随之好转。研究发现, 除了高胰岛素血症外,黑棘皮病的患者多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及皮质醇增多症等多种代谢紊乱,需同时加以积极治疗。
由此可见,体表的皮肤变黑有可能是黑棘皮病的表现,是高胰岛素血症和代谢异常的表现,决不能掉以轻心,及时治疗,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建议家长关注一下过食,易饥的肥胖儿童,如果发现颈后、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有明显的发黑和色素沉着现象,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使我们的下一代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