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我的门诊中、还是咨询回信中都会碰到一些这样的患者:只是提了一个病名,就问能不能中药治疗,这种就诊方式其实是个误区。且不说古代中医讲究一个“望闻问切,合而为参”,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多样,中医师同样要参考这些检查的资料,结合望闻问切,做出客观的辩证判断,再行处方,这样的做法才是较为完善的。所以我想说:
就诊前:
第一,无论您就诊前是否有自己对疾病的了解,建议,带上您有的检查报告(或包括检查片子)、出院小结、手术记录、病理诊断书等,供就诊时接诊医生参考记录;
第二,如果病程长,资料太多的话,以关键点的资料为主。例如:第一次明确诊断的诊断书,手术及放化疗的报告、复发转移的证据、最近的检查结果资料;
第三,大家都知道,现在门诊排队等候的时间长,看到时间短,如何运用要资料,让接诊的医生很快看全资料,可以再做一个“功课”:按时间顺序排好资料,用一张纸简单地记录时间+事件,自己要询问的问题和疑惑。这样既不会增加找资料的时间,又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让接诊的医生看到最全面的资料,自己也不会漏了想问的问题。
就诊时:
第一,特别是中医就诊时,别只伸手让医生搭脉,“考考”医生的本事,应该主动的告诉接诊的医生,自己的主要不适,想解决的问题。中医特别需要了解诸如,胃口如何(吃多少、不想吃什么)、是否口干口苦(口干是否愿意饮水,喜饮热还是凉,何时口苦多一点)、大小便如何(次数、数量、颜色、气味是否重浊)、夜间睡觉情况(入睡如何,是否早醒。能否再入睡)、有无出汗情况(何时何种情况下出)、最近情绪有无影响等等;
第二,需要提醒的是,就诊当天晨起千万别刷牙时刷了舌苔,会影响辩证判断的;
第三,初次就诊患者最好能到场,便于舌苔、脉象的诊察,实在不便行动的,也建议,家属可以手机拍下舌苔的照片以供参考(拍摄时,不要让患者伸舌时间太久,伸舌也不要太用力);
第四,应客观的反映自己的情况,不要在候诊时受其他患者描述自己症状的影响,也不要打扰医师对其他患者的诊治和询问;
就诊后:
第一,当准嘱服药,再诊时如实告知服药效果,尽量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好坏都说,不能“报喜不报忧”;
第二,复诊前,可能会有意外情况,或中断服药,或加服了其他药物,可以告诉医生,不必隐瞒,以免耽误疗效的判断、或因为药物的互相影响所产生的症状误导下一步的诊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