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很多糖尿病病友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糖尿病的饮食控制那么难?”、“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后时常有恶心呕吐?”、“为什么得了糖尿病后会常有便秘?”……诸如此类种种疑问大多指向了同一个疑问的方那就是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存在联系,那么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首先从形成血糖的角度来讲,正是我们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后,这才形成了能够直接转化为人体所能利用的能量物质――葡萄糖,也就是体内的血糖大部分来源于消化系统。而糖尿病患者的消化系统会出现一些异常,导致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较为活跃。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肠道内的α糖苷酶活性比正常人群要高,从而导致对于淀粉类食物的消化吸收更为活跃,因此更容易形成进餐后的血糖高峰。另外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从消化道分泌的有关调控血糖的各种激素也有异常,刺激血糖生成的激素在进餐后较早出现而降低血糖高的激素则会延迟出现,这样也会导致餐后的血糖高峰无法通过体内的正常激素作用而迅速消除。
其次从“消化”这个词语的本意来看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消”,这代表着消化道对于食物的转运推进和逐次对于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这主要通过消化道的平滑肌的蠕动来实现;
二是“化”,这代表着消化道对于食物的分解和吸收,这主要通过消化腺体分泌消化酶来转化分解食物来实现。
以上两者密不可分,有机结合后才能实现人体正常消化功能。而在糖尿病患者,以上两者都可能会出现问题。一种是由于糖尿病的植物神经病变导致消化道平滑肌的蠕动减弱、消失甚至反向,从而引起患者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医学上成为“糖尿病胃肠轻瘫”,这也就是“消”的功能出现了问题。
而另一种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肠道的正常菌群出现了异常或消化腺体分泌消化酶的问题,导致食物无法充分分解转化,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也就是“化”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都能导致患者由于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利用而血糖出现波动,甚至营养状况出现问题。
那么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消化有问题那又该怎么办呢?对于消化问题的解决不外乎以食物调整为基础,另外配合控糖降脂等调整全身代谢异常的方法。针对肠道容易吸收食物的特点,可以选择进食像燕麦、小米等全谷物类食物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延缓食物在消化道的吸收,从而缓解因为进食引起的血糖高峰。
针对肠道激素分泌的异常,一方面可以选择采用肠道激素有关的药物,比如DPP-IV抑制剂、GLP-1类似物等来直接改变肠道激素的异常分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来间接改变肠道激素的分泌。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胃肠轻瘫的话,那么除了常规的治疗血糖血压血脂等代谢异常外,还可以在症状比较严重的时候选用一些营养粉剂制作代餐,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供应患者正常的营养所需,另一方面可以用代餐来改变普通饮食的形状,使之成为比较容易被胃排空或肠道蠕动推进的流质和半流质,这样减轻胃肠平滑肌的负担,在胃肠平滑肌适应后可逐渐改变代餐的形状使之逐渐转变为正常的固体饮食。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异常,可以通过直接补充肠道益生菌的方法,或者也可以通过补充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培养基――益生元或合生元等间接刺激肠道益生菌生长的方法。我们的食物中常见的富含益生菌的食物有比如纯发酵酸奶、腐乳、纳豆等,而含有益生元的食物有常见的番薯、苹果、大豆、牛奶等这样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低聚寡糖的食物。通过调整我们的饮食结构可以起到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以上这些仅仅是最近十几年来对于糖尿病和消化的问题的一些比较粗浅的认识,由于人体的奥秘还很多,还有待于科学家们进一步揭开消化和糖尿病关系的真相,从而造福广大的糖尿病病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