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2月4日,这是由国际抗癌联盟(UICC)发起并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命名的“世界癌症日”。癌症作为一个导致全球人类死亡的一大原因,一直为学术界和普通大众视之如虎,防治癌症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该领域研究中的两大永恒主题,而关于癌症的认识也有数以千万计的错误看法。
人体所有脏器中,除了指甲和头发不会发生癌症,其余脏器都会发生癌症。甲状腺作为人体最大的一个内分泌腺体器官,同样也会发生癌症,并且根据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调查,甲状腺癌是人体好发癌症病种中最近报告增长最快的一个。根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2010年,北京市共报告甲状腺癌新发病例1099例,占恶性肿瘤的2.9%,发病率为8.78/10万,比2001年的2.70/10万,增长225.2%,年平均增长14.2%。虽然报告发病情况如此惊人,但是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大多数情况下与我们一般熟知的肝癌、胃癌等并不一样,绝大多数患者在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后均不会影响预期寿命,也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
和许多其他肿瘤一样,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难肯定。因此,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加碘盐的应用是否存在联系目前缺乏充足的证据。放射线的早期接触、碘的长期过量和不足、基因遗传、不良情绪、激素水平等都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病的诱因。但是,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癌。目前比较肯定的是随着加碘盐的应用后,我国甲状腺癌的病理构成从原先的高度恶性的未分化癌为主转为低度恶性的乳头状癌为主的局面,目前甲状腺未分化癌在临床中几乎很难见到。
在癌症的治疗中,基本都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这几个手段。而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大部分患者基本只需要手术和术后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替代治疗,少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化疗和同位素治疗,关于甲状腺髓样癌(这是甲状腺癌中的一种较少见类型)的生物免疫治疗目前尚属于临床实验阶段。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占很大比重的术后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替代治疗在临床实践中会有很多操作误区。首先无论是何种癌症,术后长期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手术病理报告,甲状腺癌也不例外。前来就诊的很多患者经常容易忽略携带手术病理报告,这就会对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造成困难。另外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手术病理报告包括两种,一种是冰冻病理报告(或可称为快速病理报告),另一种是石蜡病理报告(也可称为正式病理报告),术后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依赖于石蜡病理报告,其中包括了很多有关肿瘤的信息(比如大小、分化程度、是否好发转移等等)。其次术后进行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替代的目标目前大多数情况下依赖于TSH(促甲状腺素)这个化验指标,目标TSH因人而异,并不是像大多数患者所理解的那样越低越好,对于高龄患者、病理提示不易复发转移的患者TSH控制目标在正常范围即可。还有就是很多患者术后会选择服用中药,这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中药会影响甲状腺激素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影响其对于TSH的控制能力,因此建议甲状腺癌患者如果同时服用中药和甲状腺激素药物的话,那么应当将两种药物的服用时间间隔起码一个小时以上,或者将甲状腺激素药物选择睡前服用。
癌症的康复除了对于肿瘤本身的治疗,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避免治疗过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甲状腺癌中由于术后甲状腺激素抑制性替代,所以很难避免因此带来的骨量的加速丢失和骨质疏松的患病增加。所以对于这部分患者,防治骨质疏松也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部分。并且有证据显示,通过某些特定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使用是能够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以及明显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另外甲状腺癌术后的患者定期随访检查也很重要,应当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
总而言之,甲状腺癌虽然是一种对于生命时间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小的低度恶性的肿瘤,但是注意诊疗过程的细节将会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