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的高级功能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对胰岛素基础模式和大剂量模式的调整使用,应用碳水化合物系数来实现吃多少打多少的功能,应用纠正大剂量的概念实现血糖过高过低时恰如其分的纠正[5]。这些功能实际上是通过改变人机对话的电子芯片程序来实现,避免戴泵者繁琐的计算过程和记忆错误,从而实现方便快速的调整,所以叫智能向导(smart guider)。对于戴泵者来讲,会使用胰岛素泵的高级功能意味着你已经学会了如何来自我调节血糖,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由此走向血糖平稳控制又有质量的生活,你很快会有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但这一切如果没有系统的糖尿病教育知识,没有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机制的认识,没有对胰岛素皮下注射作用模式的认识,没有选择了合适的戴泵者,没有医护之间的通力合作,是不可能达到的,这也是笔者在前面不厌其烦介绍其背景知识的重要原因。下面具体阐明如何应用这些高级功能。
胰岛素泵基础率模式灵活应用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具体的生活工作模式选择不同的基础率模式,比如节假日爱睡懒觉和平时早晨上班的基础率模式可设为两种模式自由切换,固定时间运动的患者可设定特定日的基础率模式,目前不少高级的泵可存储至少两种基础率模式。二是临时基础率的应用,临时基础率适合特定场合基础率的临时调整,比如发热和禁食阶段。大剂量模式可分为普通模式,方波模式和双波模式,普通模式指大剂量胰岛素在几分钟内一次性注射完,方波模式指大剂量胰岛素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均匀注射完,双波模式指大剂量胰岛素按比例分前段按普通模式后段按方波模式,如何选择这三种模式要依据食物的种类,进餐的时间来决定,比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适合普通模式,进餐脂肪餐或高蛋白餐适合方波模式,若进餐时间长则适合用方波或双波模式。
在大剂量向导里要设置一个碳水化合物系数(carb factor),是为了解决吃多少碳水化合物打多少胰岛素的问题,碳水化合物系数指1个单位胰岛素可将多少克碳水化合物引起的血糖升高在3-4小时内恢复正常,一般碳水化合物系数可用500法则来计算,即500除以总的胰岛素需求量,在精细调节阶段可进一步用测试碳水化合物系数的方法来进一步调整。在大剂量向导里面有个纠正大剂量(correct bolus),是为了解决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时候需要多打或少打多少胰岛素才能使血糖在3-4小时内降至目标血糖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概念,胰岛素敏感系数(insulin sensitivity factor,又叫correction factor)和活性胰岛素(active insulin,又叫bolus on board)概念,胰岛素敏感系数斯相当于1个单位的胰岛素可降低多少毫摩尔每升的血糖,胰岛素的敏感系数可用110法则来计算,即110除以一天总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剂量(TDD)。
活性胰岛素指皮下注射胰岛素后经一段时间残留的能降血糖胰岛素,这个概念强调的是胰岛素能继续发挥降血糖的能力即活性,与药代动力学的胰岛素吸收的浓度概念不同,活性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与胰岛素的剂型,单次胰岛素剂量大小有关,比如速效胰岛素的活性作用时间短,速效胰岛素作用时间一般设定在3小时,而短效胰岛素其作用时间一般定在4小时,同样剂量的速效胰岛素单位小时内降血糖作用强,但其维持时间短;剂量越大,胰岛素作用的时间就越长,比如对一个50kg体重的患者按0.075U/kg与0.3U/kg相比,3.75U的胰岛素其活性作用时间只能维持4个小时,而15U的胰岛素其活性作用时间却能维持7个小时,活性胰岛素的概念是目前医生普遍易忽视的问题,我们在临床实践经常会碰到一些高血糖矫枉过正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考虑之前大剂量残留的活性胰岛素概念。为加深印象举例说明,1型糖尿病患者,一天胰岛素皮下注射总剂量是40U,其胰岛素敏感系数为110/40=2.75,早餐后2h血糖为15mM,餐后2小时目标血糖为7.8mM, 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10U,问是否需要皮下追加多少单位胰岛素。依据胰岛素敏感系数可以计算出需追加剂量为(15-7.8)/2.75=2.61U胰岛素,但若考虑残留的胰岛素量为5个U(按胰岛素活性作用时间为4个小时,胰岛素作用均匀分布在4小时),根本不需要追加,实际上这个患者不追加胰岛素后其午餐前血糖为6mM。
如果一天纠正大剂量超过总剂量的8%,提示大剂量或基础率设置不合理需重新调整。目前许多泵设置了这个纠正大剂量的功能,可自动计算之前多次注射残留活性胰岛素量,又能整合在下次的餐后大剂量内,可有效解决血糖事后补救矫枉过正的问题。最后以一句降血糖的名言结束本段”the best way to treat a high is to prevent it. The second best way is to not overtreat it(治疗高血糖的最佳方法是预防它,其次是不要过度治疗)”, 大剂量向导的碳水化合物系数概念,基础率和大剂量模式的灵活应用就是体现着这句话的前半句,纠正大剂量的概念就是体现这句话的后半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