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伴随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治疗相当困难,需要患者及家属与医生的共同努力,以寻找和去除诱发和/或激发因素,尽快减轻或缓解症状,延缓和减轻发作,恢复/加强皮肤屏障功能,改善和提高患者和家庭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一般防治措施
1、润肤剂/保湿剂:使用含有油脂性基质或含天然保湿因子(如白凡士林、甘油、尿素、乳酸、神经酰胺等)的润肤剂/保湿剂,宜全身应用,1~2次/日,尤其沐浴后即刻使用效果更佳。夜间可戴棉质手套/袜子。
2、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洗涤剂。
3、保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衣被厚薄适度、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汗液刺激。
4、避免已知的环境或饮食诱因,如尘螨、花粉、动物皮毛、花生等(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
5、避免搔抓或摩擦。
6、保持精神愉快,不宜过度劳累,避免紧张、情绪激动等使皮损加重。
7、有活动性皮损时,不宜种痘或注射预防针,并避免接触种痘者或单纯疱疹病人,以免引起牛痘样或疱疹性湿疹。
8、心理疗法和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教育,对疾病、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有正确理解。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不切实际的要求。
局部治疗
1、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第一线基本药物。多根据患者年龄、皮损部位及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婴幼儿宜选用中、弱效,成人多使用中、强效。用于眼睑、面部和皮肤皱褶部位宜选择较弱效的糖皮质激素,以避免引起皮肤萎缩、毛细管扩张和白内障等。用法:1~2次/日,必要时可用封包疗法。
2、 局部免疫调节剂:目前作为二线药物,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或其他疗法反应不佳或不适宜应用糖皮质激素的2岁以上特应性皮炎/湿疹患者。0、1%或0、03%他克莫司软膏(商品名:普特彼)用于中、重度患者,1%吡美莫司乳膏(商品名:Elidel)用于轻、中度患者,用法:2次/日,疗程3~4周,或长期间断应用。主要副作用为用药局部一过性烧灼、刺痛等刺激反应。
3、止痒剂:5%多塞平霜、辣椒碱、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商品名:布特)等外用均有减轻瘙痒作用。但此类药都有一定局部刺激副作用。
4、抗感染外用制剂:由于细菌或真菌可通过产生超抗原的作用,诱发或加重皮炎或湿疹,在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加用可有利于加快控制炎症。如2%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2%夫西地酸乳膏、硝酸益/异康唑等。多与糖皮质激素合用或用糖皮质激素和抗微生物复方制剂。
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如酮替芬、赛庚啶、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传统镇静性抗组胺药主要应用于晚间瘙痒者,第二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或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或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目前临床常用。
2、抗微生物制剂:抗生素系统应用多用于急性炎症期,有渗出和结痂皮损是其应用的指征。
3、免疫抑制剂:对病情严重及一般治疗不能控制者,可考虑酌情选用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制剂、硫唑嘌呤、环孢A、吗替麦考替酚酯(骁悉)等,需密切监视不良反应。
4、其他:复方甘草酸苷、白三烯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沙利度胺及中医药等可选择应用。
5、光疗:中波紫外线(U V A B )、长波紫外线(UVA )、光化学疗法(P U V A )、窄谱中波紫外线(N B -UVB,波长311 nm)和长波紫外线1(UVA1,波长340~400 nm)均对AD治疗有效。目前欧洲作为标准的二线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