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种呼吸运动和治疗技术来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增强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气,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肺功能的训练方式。
一、腹式呼吸训练
1、定义以训练腹式呼吸、强调膈肌运动为主的训练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有效减少辅助呼吸肌的使用,达到改善呼吸效率,降低呼吸能耗的目的。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脊髓损伤,慢支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的脊柱侧凸或后凸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等。
(2)禁忌证: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它临床情况,严重的认知缺陷及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3、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前倾倚靠位)。腹部放松,经鼻缓慢深吸气,隆起腹部;呼气时缩唇将气缓慢吹出,同时收缩腹肌,促进横膈上抬。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约为1:2,刚开始练习时,一次练习1~2 分钟,逐渐增加至每次10~15 分钟,每日锻炼两次。
(2)抬臀呼气法:仰卧位,两足置于床架上,呼气时抬高臀部,利用腹内脏器的重量将膈肌向胸腔推压,迫使横膈上抬;吸气时还原,以增加潮气量。
(3)吹蜡烛法:坐位,蜡烛的火苗与口同高,然后缩嘴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吹火苗,以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宜。
5、注意事项
(1)训练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到过多干扰。
(2)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特别是吸气辅助肌的放松。
(3)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吸频率,以免诱发呼吸性酸中毒。
(4)肺部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5)逐步增加运动量,量力而行,以不引起明显疲劳感为度,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的发作。
二、抗阻呼气训练
1、定义在呼气时施加阻力的呼吸训练方法。以适当增加气道阻力,减轻或防止病变部位小气道在呼气时过早闭合,从而达到改善通气和换气,减少肺内残气量的目的。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和囊性纤维症)、脊髓损伤等。
(2)禁忌证:临床病情不稳定,感染未控制,呼吸衰竭,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它临床情况,严重的认知缺陷及影响记忆和依从性的精神疾病。
3、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4、操作方法与步骤可以采用缩唇呼气、吹瓶呼吸和发音呼吸等。这里以缩唇呼气为例,介绍操作方法与步骤:训练时,让患者处于舒适放松体位,闭嘴经鼻深吸气,呼气时将口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口形,吸气与呼气的比为1:2;呼气时缩唇大小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不要过大或过小;通常有很多呼吸困难的患者用此方法可改善气促,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后,可不再使用缩唇呼气方式。
5、注意事项
(1)训练环境安静,避免患者受到过多的干扰。
(2)让患者穿宽松的衣物,采取舒适放松的体位。
(3)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吸频率,以免诱发呼吸性酸中毒。
(4)肺部疾病的康复治疗原则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5)逐步增加运动量,量力而行,以不引起明显疲劳感为度,否则可能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的发作。
(6)除呼吸运动外,患者还可以进行适量的体力训练,如散步、登阶、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及减轻发作程度。另外,患者还要注意在营养、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如戒烟)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