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会说自己肚子痛,有的痛时用手捂着肚子,或蹲在地上哭叫肚子痛,更有甚者面色苍白。这时通常家长就急急忙忙带着孩子去医院,结果孩子自己过一会就好了。家长这一翻折腾,既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工作,所以学会区分小儿的腹痛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病变,显得十分重要的。功能性腹痛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失,器质性腹痛必须经专业医师鉴别诊断和治疗。
从医学专业角度分析腹痛的原因其实比较复杂,如果结合我平时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腹痛病症,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方便大家理解:
一、大体区分腹痛的性质:
1、内科性质的腹痛特点:
1)腹痛部位相对弥散,定位不是很准确的:患儿一会儿说这里痛,一会儿说那里痛,即使指一个地方痛,范围也较大,比如整个肚脐周围都痛,上腹痛等;
2)喜按,揉揉觉得疼痛可以减轻;
3)可以自己缓解,而且缓解后腹部没有体征,也就是小孩说肚子不痛了后,你按压患儿腹部仍何部位都不痛,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
4)多不伴随发热,即使有发热,也是先发热后腹痛,体温下降,腹痛随之好转;
5)一般情况下,进食不会加重腹痛;
2、外科性质的腹痛特点:
1)一般疼痛剧烈,患儿难以忍受,而且疼痛不容易自然缓解,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2)疼痛部位相对较固定,比如阑尾炎大家比较熟悉,虽然临床上常说转移性右下腹痛,但是阑尾炎患儿右下腹一直都会有固定压痛;
3)常伴随有其症状,如发热(先腹痛再发热)、腹胀、频繁呕吐,呕吐物有胆汁等
4)腹部有时可以扪及包块,或肌肉紧张、反跳痛等;
二、不同年龄阶段常见原因
1、新生儿期:患儿腹痛会突然哭闹,不能安抚,若伴随腹胀、呕吐胆汁样物质、反应不佳,需警惕肠道发育畸形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2、婴幼儿期:由于肠痉挛引起阵发性剧烈哭吵较常见,腹痛间歇期照常吃奶,无异常表现,可以反复发生;但患儿有腹股沟疝的时候,应该注意查看疝气能否回纳,若不能回纳,一触碰疝气患儿就哭吵加重,需要警惕疝嵌顿,需立即到医院就诊;若患儿出现哭闹、频繁呕吐、腹胀、不排大便,甚至便血,需警惕肠套叠可能;秋季腹泻或小儿肠炎引起的腹痛、吐泻症状,随疾病好转自然好转。
3、学龄前及学龄期:排便不通畅可以引起肠痉挛,表现为几天不排大便,突然左下腹或肚脐偏左部位疼痛,按压疼痛加重,左下腹有粪块,通便后疼痛消失,按压腹部也无疼痛;饮食不当,或受凉后可以出现呕吐、中上腹不适疼痛,进食后呕吐明显,吐后腹痛暂时缓解,呕吐腹痛明显时暂时禁饮禁食4-6小时,过后再开始少量进食,不吃生冷食物,大多数呕吐、腹痛会自行消失;胃肠炎引起的吐泻和腹痛,由于胃肠炎症所致,只要胃肠炎症消失,自然腹痛缓解。少见的腹型癫痫,可以有发作性腹痛表现,完善脑电图检查可以确诊,抗癫痫治疗后腹痛消失。
4、青春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可引起慢性腹痛,中上腹剑突下明显,进食后明显,或饥饿时疼痛,常伴随嗳气、反酸、腹胀表现,可有剑突下压痛,HP抗体检测或C14呼气试验阳性,有助于判断疾病,胃镜可确诊,治疗原发疾病,腹痛可以缓解;急性阑尾炎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伴随右下腹固定压痛,发热、呕吐、腹泻等表现,阑尾穿孔后可出现腹膜炎临床表现,需要及时请外科医师处置。青春期女性常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可有胸闷、腹痛、头晕等症状,辅助检查常无阳性发现,大多不影响学习和生活,可以在青春期心理门诊就诊。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关于儿童期腹痛的一些相关知识,不全面,但是家属了解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希望我的科普文章对你们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