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疾病,患者外形特征为前胸凹陷,略带驼背及上腹突出,一般人会误以为是“缺钙”,或者被误诊为“特殊体型”没得医。据了解,其发病率为1%~4%,男性较女性多见,大概为4∶1。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的大小医院都开展微创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
近日,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办的全国胸壁矫形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据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刚教授介绍,漏斗胸的手术最佳时机是青春期发育前,即3-12岁。被誉为“漏斗胸治疗里程碑”的微创手术创始人、美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Donald Nuss博士强调,微创手术对患者心肺受压能力有相当要求,操作不规范将造成心脏受损等严重后果。
漏斗胸常被误诊缺钙或特殊体形
据介绍,漏斗胸患者外形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及上腹突出。“一般人会误以为这是‘缺钙’或‘特殊体形’,其实是一种疾病。”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刚教授介绍,由于胸腔内陷,严重时会对患者心、肺造成巨大压迫,长期下来,甚至影响患者的呼吸和进食。所以一般漏斗胸的患者都是身材矮小,体形消瘦。
轻微的漏斗胸可能没有症状,畸形较重的压迫心脏和肺,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肺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多,活动耐量降低。幼儿常反复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常常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喘息。幼儿循环系统症状较少,年龄较大的可以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脉快、心悸,甚至心前区疼痛,主要是因为心脏受压、心排血量在运动时不能满足需要,心肌缺氧,因而引起疼痛。有些患者还可以出现心律失常,以及收缩期杂音。
漏斗胸无法自愈需要早治疗
五官端正秀丽的小婷今年16岁,看到她的脸庞无不喜欢上她的。但是,一看她全身,便产生极大落差:她从小胸腔内陷,从侧面看,就像一个“漏斗”,丝毫没有女性的美感。小时候父母就发现她的体形与众不同,以为她是缺钙,但补钙后非但没有好转,情况却越发严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婷越发自卑,不仅不愿去上学,平时也从不踏出家门半步,由于心理抑郁,小婷饮食非常少,整个人很瘦弱。
据陈刚教授介绍,由于胸腔内陷,严重时会对患病孩子的心、肺造成巨大压迫,长期下来,甚至影响孩子的呼吸和进食,所以患儿多矮小、消瘦。该病除了对孩子体形带来很大影响外,对孩子的心理也带来沉重的负担。由于“特殊体形”,他们极少出门,不敢游泳,有的患者甚至害怕身边异样的眼光,不敢上学、上班。特殊的体型在购买衣服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地困扰。由于心理方面的极度自卑,有的患者一年四季都穿着厚厚的衣服,最大限度地隐藏自己的身形。患儿特别容易产生心理抑郁,害怕人们异样的眼光。
陈刚教授介绍,漏斗胸儿童治疗最佳时期为3岁―12岁,如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大,手术的难度也会增大,但具体何时手术,则需要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方可确定。而对于成年的漏斗胸患者,最好早日进行治疗,缓解心、肺受到的巨大压迫,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也能改善心理方面的压力。但现实中常常出现的是,很多家长由于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孩子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才到医院就诊医治。“有的时候,漏斗胸孩子得到确诊后,家长还迟迟不带孩子接受治疗,这源于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孩子长大后症状就能有所改观,漏斗胸自然消失。”陈刚教授提醒,漏斗胸疾病的患者更应该早期接受治疗,效果更佳。
微创手术对操刀医生要求高
“对于漏斗胸的治疗,手术仍是唯一手段。”陈刚教授表示,传统的手术治疗通常在胸部切开20厘米左右的切口,将所有弯曲的肋骨全部切断取出,矫正后再重新接骨,置入胸腔。由于开口大,对心、肺带来巨大压力,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较高。传统手术一般需要3-6个小时,出血量大,且术后恢复慢,患者需卧床2周后才能下地走动。
1998年,美国著名小儿外科专家Donald Nuss博士首创微创Nuss手术,才改变了漏斗胸的手术治疗困境。据Nuss博士介绍,手术采取微创模式,在胸腔镜下,医生从患者左右腋下各开一个2厘米左右的小切口,矫形板由切口进入,两端固定,三年左右再取出。手术不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出血极少,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术后恢复期短,次日便可下床走动。陈刚教授透露,Nuss手术于2002年开始在国内开展,由于手术的良好特性,广受患者好评,所以从2007年后,全国大约有200家医院进行该手术。
虽然,这种手术给漏斗胸患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很多医院仍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这给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带来风险。Nuss博士再三强调,这种精细化的手术,对操刀医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同时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任何一方面的薄弱环节,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损伤和严重的心理创伤。“如果不按照手术指征要求对病人进行严格筛选,在术中可能对心脏等重要脏器造成损伤。”他强调,Nuss微创手术必须在大型正规医院进行,由经验丰富的医生主刀,且手术对患者的心肺受压能力有相当的要求,病人手术前必须要进行严格、详细的评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