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报纸还是杂志,常常会谈到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压力,以及不堪压力出现意外事件的消息。那么,究竟什么是压力,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它、甚至战胜它呢?
简而言之,压力就是个体遇到他/她不能很好处理的问题或者破坏个人生活稳定的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感受。具体来说,压力是个体面临问题或处境时独特的感受,别人面临同样的问题或处境不一定感到压力;其次,压力属于主观心理感受,与问题本身的性质没有因果关系。
那么,那些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压力呢?当个体自身的需求、愿望或者外界的要求超出个人能力之外,个体面临不明朗的前景或者两难处境需要做出决定和选择时,最容易感受到压力。而这些事情常见于工作环境中,因此,工作压力是成年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要想恰当地处理压力,首先就是识别压力的来源和它导致的各种表现。来源于工作的压力主要是工作负荷过大、工作要求过高、受办公室人际关系困扰、不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理解、就业或职位竞争、个人健康问题或家庭因素影响工作、经济收入达不到期望值、专业知识和水平达不到工作要求、单位体制改革危及个人职位等方面。压力所致的反应体现在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生物化学测试发现个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多,胆碱能神经功能受到抑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和身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脚发冷、多汗、心悸、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小便频繁、周身疼痛、性欲下降、失眠多梦等症状,长期处于压力之下,还会有诱发或加重偏头疼和紧张性头疼、高血压、心肌梗塞、脑中风、肠炎、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风险。
心理方面,表现为心理、情绪和行为改变,个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健忘、记忆力下降、遇事难以做出决定等心理症状;流露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如压抑、焦虑紧张、恐惧、不同程度的失落感、被威胁感、失去信心,有些人甚至表现出明显的愤怒、敌意、对抗情绪,更有甚者出现暴怒情绪、冲动攻击他人和破坏物品行为,如为一点小事向同事大发脾气,在家中用言语或暴力攻击家人。此外,部分个体在遭遇压力时采取逃避行为,如上班故意迟到、找借口脱离现有的工作、酗酒、抽烟、沉迷赌博、不参加社交等。部分有焦虑、强迫、疑病以及其他神经质个性的群体,可能会出现失眠症、适应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患。据美国人寿保险一项全国性调查,几乎一半成人员工认为工作压力非常大,1/3美国人曾经由于工作压力而考虑辞职。目前在国内尚未见到类似的调查,但是,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保障体系又不健全的状况下,我国职业人群的压力无疑会呈增多趋势。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体会到,谁都或多或少遭遇到来自社会、工作和家庭的压力,为什么有的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有的人却是“举轻若重”,脆弱得不堪轻轻一击呢?这就要从产生压力的影响因素谈起。
当个体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首先的反应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力、经验、周围环境的支持度对问题进行评估,影响评估的因素来自两方面:一是压力源本身的客观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二是个人的人格特征、生活价值观和当时的心理健康状态等。如果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妥善应付,一般不会产生过大的压力感;如果个体给予难以应付的评估,就会出现压力感受。一个性格外向、乐观,愿意跟他人交流、倾诉,适度表达个人感受,懂得及时自我心理调整,周围有良好的亲情、友情支持,主动适应环境的人更少遭遇压力,或者在感受压力后及时化解、减轻压力,从而避免压力的一系列后果。相反,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表达、宣泄个人内心体验的人,难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遇到压力后身心状态容易失去平衡。
如何恰当地处理压力、消除压力带来的不良后果呢?着眼点也是个人和环境的调整。
从个人来说,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态是化解压力的首要要素。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无论你做多大的事业,对于人类发展来说,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显得微不足道,只要自己尽力而为,都不应过于责备自己。人生不是追求完美的过程,而是体验的过程,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都是我们应该感受的,那才是完整人生。轻松的心态看待失败,有时候以阿Q的方式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也有必要。其次,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内省能力则是长期的个人修炼。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只要有心,个性中的缺陷也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的。经常自我反省的习惯,可以及时提醒我们是否处于消极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状态,从而采取健康的应对方式。对工作和生活有合理的期望,及时放弃过高、不切实际的要求,可以消除预期到来的压力。
当压力难以避免或无法承受时,向可信赖的亲友、同事表达、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常会获得心理和实质性的帮助。适度的心理、行为宣泄与放松,如在工作间歇采用静坐和腹式呼吸松弛身心、用意念暗示自己压力减轻了,或者运动、与朋友狂欢一场,在无人处喊叫、打倒想象的“敌人”,也可以起到暂时的放松作用。东方文化中的精粹,如太级拳、气功、瑜伽,流行西方的冥想等身心松弛方式,则是应对压力的长期持久有效方式。在压力甚至失败面前,采取自我嘲讽的行为,不仅能使自己变得幽默,而且能提升自己的形象。常言道,眼前一笑皆知己,座上全无碍眼人。在当今的企业文化中,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被认为是自信的表现。
善于从积极的一面看待压力,则是消除压力的又一方式,如工作任务过重,意味着领导对你的信任,是你能力出众的体现。这种正向的思维,不仅可以消除压力感,改善你的情绪,也会促使你对于工作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
在出现压力前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与睡眠习惯,也有助于个体减轻压力,避免身心疾病。有些人在重压之下破坏了自己一贯的生活习惯,给自己带来心理和生理不适应,也会加重原来的压力感。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自我感到充足的睡眠,轻到中等强度的适量运动,均衡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以任何借口酗酒或自己随意服用安眠药物,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及时放松和娱乐,培养业余爱好,如种花、阅读、听音乐、观赏艺术等。
任何人不可能脱离环境存在,没有环境因素也就无所谓压力,因此,减轻和消除压力也有赖于环境变化。目前,许多跨国公司都聘请心理专家定期为单位员工进行心理辅导,称为“员工心理援助”计划,这一项目预计将成为大中型企业的常规制度。心理专家就员工的心理压力向管理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量,满足员工合理要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满足感,以正面鼓励评价员工的表F,拓展员工互相关怀的管理文化,在面临重大压力时让团队共同承担责任等;同时向员工介绍基本的心理干预技能,提倡在同事之间建立松散的互助小组,在观察到同事出现心理压力过大时细心聆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让情绪受困的员工得到舒放压力的机会。当上述方式仍然无法解除压力时,公司和当事人都要有勇气联系心理专家进行热线电话或面对面交谈,甚至走进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必要时接受药物治疗,避免恶化发展成为心理障碍,诱发或加重各种身心疾病。
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压力都是不可取的,短期适度的压力也有好处,它增添工作的兴趣,使人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提高,获得挑战压力的成就感、满足感。可以说,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于压力之下。而压力,无疑也在客观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