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一个让无数家长敏感的话题,但却无法阻止近视的低龄化。尤其是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生活中的普及,戴上眼镜的孩子年龄越来越小。儿童近视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8、9岁就患真性近视,需要配戴眼镜的孩子不在少数。预防近视不仅是少看电视,还要有一定量的户外活动。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屈光档案,可以对近视的高危儿童进行及时的针对性干预。
“iPad早教”,早酿真性近视
近日,一则新闻将近视低龄化的问题再度翻出。一位5岁的小女孩被检出近视――左眼近视100度,右眼近视50度。为了这事,孩子父母吵开了,爸爸怪罪妈妈总是给孩子看iPad,而妈妈则委屈道:“只是拿来播早教片给她看,哪知道会这样啊!”.类似的事在临床上碰到不少。无论是出于教育的目的,还是“哄娃利器”,孩子对于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设备的滥用,让眼科的医生们“深恶痛绝”!
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但屏幕小、亮度大,其丰富的内容和信息也很容易促使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的使用。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眼睛调节能力的下降,过多地使用还会导致孩子出现眼睛干涩、眼疲劳等问题。当这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引起孩子眼轴发育过快后,就会开始消耗孩子的“远视储备”,一旦远视储备提前消耗完,就会引起近视,甚至高度近视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医院门诊接诊过的干眼症患者最小的才3岁,一问家长就是从一岁起给孩子玩手机.现在年轻父母自己也无节制地玩手机,带孩子还省事,这样想不近视都难啊!
远视储备下降,是孩子近视的早期信号
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早预防和发现。而远视储备下降,是孩子近视的早期信号。这个“远视储备”是什么东东?.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学龄前儿童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趋于正常,7-10岁基本达到正常,眼轴的大小已接近成人水平,这被称为“正视化过程”。眼轴长度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而学龄前儿童的眼轴正常来说比较短,因此不存在“近视”的问题。但当不良用眼习惯导致眼轴发育过快,早早地“冲线”并不断增长,就会出现“近视”。对于没有出现近视的学龄前孩子,检查远视储备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近视的问题,以便及时加以干预,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
一般通过“散瞳”的方法帮助孩子的睫状肌完全松弛后,检出孩子的准确屈光度数,评价孩子的屈光状况。远视储备就是孩子对应年龄的屈光状态,不同年龄对应的正常远视储备值为:4~5岁的生理屈光度(D)为+2.10~+2.50;6~7岁的生理屈光度(D)为+1.75~+2.00;8岁的生理屈光度(D)为+1.50。
户外活动3小时,可预防和阻止近视进展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近视的隐忧,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对孩子视力最好的帮助就是多到户外运动。有国外的研究实验表明,每天在户外活动3小时的孩子,患上近视或者近视的进展速度比户外活动1小时的孩子低很多。“现在孩子更多时候是呆在室内,无论是玩耍还是做作业,这无疑是导致近视低龄化的原因之一。”.户外活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理论早就出现在教科书上,但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近视人数的攀升,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观察印证了这个理论
户外活动不仅能更多地接触阳光,能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阻断眼轴的增长,减少眼轴发育过快的风险;另外,紫外线也能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使巩膜变硬,同样对减缓眼轴增长有帮助。另外,更宽广的视野,对于眼球的发育也是大有裨益。.
TIPS:孩子3岁了,去建个屈光档案吧
儿童的眼健康、视觉发育、视力,与母亲怀孕期间的健康、出生时的情况以及出生后个体生长发育的状况都息息相关。而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用眼习惯、家族遗传有关系,也和其生长发育速度紧密联系,因此关心孩子的眼睛健康问题要从小做起。
建议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到我院近视中心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计划地、动态地记录儿童屈光发育过程。主要针对主3~12岁的儿童和18岁以下的青少年。通过每隔6月进行1次屈光的检查。将每次眼病筛查和医院就诊结果归档,不仅能及早发现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异常和其他眼病,而且能够发现那些尚未出现近视,但很容易发展为近视的高危儿童,针对这些人群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使真正近视眼儿童及时得到科学恰当的屈光矫正,“假性近视眼”的儿童能够通过适当的治疗恢复正常视力,尚未出现近视但很容易发展为近视的儿童,督促注意用眼卫生及定期检查视力变化情况、控制近视发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