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药在临床的应用日趋广泛,受到越来越多病人的青睐。其实许多中药与某些西药一样,一方面有治病的功效,另一方面它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若用药不当同样会伤害身体。目前关于中药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毒副作用、过敏反应和致癌作用等。
由此可见,中药可致的不良反应也相当广泛,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陈样新
一是服药过量,有的医生随便加大中药处方和剂量,另有一些病人则不遵照医嘱,自行过量服用中药。
二是盲目迷信,有的病人过分迷信秘方,偏方和单方,随便滥用中药。
三是体质差异,如老幼体弱和孕妇容易中毒,过敏体质的人则会发生过敏反应。
总之,随着中药在临床应用的扩大,我们使用中药也要十分谨慎,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剂量和用法,切不可滥用。
中药的致癌作用:近几年经过研究表明,某些中药还有引起肿瘤的危险。如槟榔内含槟榔次碱、款冬花含有双稠咯啶类碱、白屈菜中含苯骈菲啶类碱,而这些生物碱均可诱发皮肤癌和肺癌。台湾地区和我国湖南常德地区口腔癌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这与该地区居民长期咀嚼槟榔有关。又如肉桂、桂皮、土荆芥、石菖蒲、八角、茴香、肉豆寇、细辛、胡椒、花椒等中药,因其中的挥发油内含有致癌的苯丙烯衍生物,长期或过量服用就可能诱发肝癌和食道癌。另外,象千里光、大吴风草、蜂头菜、农吉利、紫花茄、麦芽、青木香、马兜铃、朱砂莲、木通、三管筒、硝石、诃子等中药均可诱发肝癌。
中药的过敏反应:中药可致的各种过敏反应已屡见报道,常见的致敏中药有40多种。如穿心莲、天花粉、大黄、黄柏、使君子、虎仗、南沙参、巴豆等,主要引起荨麻疹、药物疹、剥脱性皮炎和过敏性紫癜。板兰根、金银花、穿心莲、当归等中药,则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有些中药针剂和穿心莲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马鞭草注射液、地龙注射液等,也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使用时必须注意。
中药的毒副作用:例如闹洋花、肉桂、附子、雷公藤、商陆、白果、杏仁、桃仁等中药,可引起呼吸困难、肺水肿、呼吸衰竭等呼吸系统反应。北五加皮、罗布麻、福寿草、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支蒿、洋金花、蟾酥、苍耳子等中药,可引起心悸胸闷、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循环系统反应。苦杏仁、巴豆、槟榔、甘遂、芫花、大戟、蟾酥、广豆根、北豆根、艾叶、毛冬青、苦楝子、黄药子、苍耳子、牵牛子、合欢皮、泽泻、肉豆蔻、丁香、千里光、雷公藤、大黄、桑寄生、半夏、天花粉、蓖麻子、蒲黄等中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纳差、腹痛腹泻、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等消化系统反应。木通、肉桂、千年健、土贝母、斑蝥、鱼胆、天花粉、苍耳子、雷公藤、蓖麻子等中药,可引起小便异常、尿痛腰痛、浮肿和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等泌尿系统反应。川乌、草乌、火麻仁、杏仁、苦参、延胡索、厚朴、细辛、红花、白果、雷公藤、马钱子、益母草、苦楝根皮等中药,可引起口唇麻木、肢体疼痛、眩晕、烦燥、抽搐、惊厥、嗜睡、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等神经系统反应。另外,有些中成药:如白玉丸、舟车丸、朱砂丸等(内含朱砂、红升、水银、轻粉成分)可致汞中毒,哮喘丸、如意丹(含砒霜、雄黄)可致砷中毒,三黄宝蜡丸、密陀僧、黄丹、铅丹、黑锡丹等可致铅中毒。
此外,目前民众除了忽视了中药的一些不良作用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过份夸大或过份迷信中药。不可否认中医药在千百年来保障中国居民身体健康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理论也自成体系。但对许多疾病要科学客观地对待,切不可因为迷信中医药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