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的基本技术方法:
1、经皮穿刺法:介入放射学所有技术的基础,由瑞典Sven-Ivar Seldinger医生1953首创了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经皮股动脉插管作血管造影的方法,为当代介入放射学奠定了基础。所有的介入手术都是通过Seldinger穿刺法建立手术通路。
2、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指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栓塞剂,使靶血管闭塞,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3、经导管药物灌注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指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药物,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4、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经导管等器械扩张或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5、支架植入术(Stent),是通过放置支架开通人体腔道(血管、气管、胆管、食管、肠管及人工分流道等等)的狭窄和闭塞。
概括来讲,所有的介入治疗就是以上5种技术手段的组合:
1、血管性疾病:
(1)PTA +Stent治疗血管狭窄。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等。
(2)溶栓(经导管溶栓药物灌注),如急性血管内血栓形成致相应区域缺血/充血等。
(3)应用栓塞材料,钢圈,内支架治疗动脉瘤、AVM、动静脉瘘及血管性出血(胃肠道、头颈部)等。
(4)应用穿刺术+PTA+Stent治疗肝硬化脉门高压出血(TIPS),布加氏综合症。
(5)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腹盆部血栓脱落。
2、肿瘤:
(1)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恶性肿瘤。如肝癌、肾癌、肺癌等等。
(2)经皮穿刺注入无水酒精等治疗恶性肿瘤。
(3)应用栓塞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子宫肌瘤,骨肉瘤,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等。
(4)消融治疗肝癌、肺癌及肾癌等实体性肿瘤。包括微波、射频、冷冻氩氦、超声海扶等。
(5)放射性碘125粒子(125I)植入术治疗实体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转移瘤等。
3、非血管性疾病:
(1)应用PTA+Stent或单纯PTA治疗消化道,泌尿道、胆道、气道等狭窄,如梗阻性黄疸、食管狭窄、气管狭窄等等。
(2)经皮穿刺抽液注入硬化剂治疗肝囊肿、肾囊肿、脾囊肿等。
(4)经皮穿刺抽液治疗肝脓肿或腹腔脓肿等。
4、经皮穿刺活检术:应用特制穿刺针活检枪 抽吸或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介入治疗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基本技巧相似,通俗来讲,介入治疗的主要五大法宝是:“灌(药物)、堵(坏的血管/腔道)、通(好的血管/腔道)、消(肿瘤)、取(肿瘤活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