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六月份最后一个星期被定为“尿失禁周”。尿失禁是一种多发病,最常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中老年人尿失禁并不是无非无法解决,经阴道中断吊带术可以治愈95%以上的尿失禁。
尿失禁让私处“尴尬不已”:
尿失禁的症状是成年人在不由自主的情形下由尿道流出尿液。梁月有教授说尿失禁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它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表现。
引起尿失禁的病因很多,当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无法正常关闭,或膀胱肌肉反射过度,未达到正常容量就强烈收缩,就会导致尿失禁。假如男性患上前列腺病等疾病时也会引起排尿异常,导致尿失禁的发生。
尿失禁不仅让中老年人感觉到很尴尬,还可能预示着其他疾病,如脑、脊髓、膀胱或前列腺肿瘤。假如尿失禁处理不及时,容易引起会阴部及下腹部和大腿根部皮疹、皮肤感染、溃烂,还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膀胱结石和双侧的肾脏功能。
尿失禁的四大症状类型:
尿失禁按照病因分类,临床上按照病因可将尿失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和真性尿失禁,并称“四大金刚”。其中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最为常见,并且这两者有可能是并存,极易混淆,必须通过详细检查才能鉴别诊断。
第一种压力性尿失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等级。第一级是仅在重度的压力下(如咳嗽、打喷嚏、抬重物时)才有小便失禁;第二等级是只要在走路、站立、购物时等轻度压力下状态下便发生小便失禁;第三级是不管在任何活动或姿势下都会有尿失禁的现象。
第二种急迫性尿失禁,是指患者失去控制逼尿肌收缩能力而引起的尿失禁。这种类型的尿失禁与膀胱内的尿液多少无关,而出现的一种紧迫的排尿。其病因主要有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肿瘤等疾病和身体某些神经系统病变。
第三种是充盈性尿失禁,当膀胱内有尿液大量潴留,使膀胱过度膨胀,少许尿液由尿道溢出,或患者有尿意感时排尿后仍有大量的尿液在膀胱内。引起溢尿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尿路下段部分梗阻使排尿不畅或神经性疾患病使膀胱麻痹。
第四种真性尿失禁,这类型相对少见,其原因主要是外伤、手术等因素严重损伤尿道括约肌,使之失去弹性及闭合的能力。
尿失禁难治愈,源于人们对尿失禁的“误解”深:
梁月有教授提出,由于一些患者尿不尽的尿量不是很大,认为其后果无关紧要,这其实是对尿失禁有“误解”,患了尿失禁的患者应该及时接受治疗。人们对尿失禁的误会有:
误解一:对尿失禁无能为力。
正解:事实上可通过行为训练、辅助装置、药物或手术,使绝大多数尿失禁患者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治愈。
误解二: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后发生的自然现象。
正解:不管在任何年龄,尿失禁都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与年龄增长相关的下尿路变化使得尿失禁在老年患者中更易发生。
误解三:尿失禁唯一的成功治疗方法是手术。
正解:然而决大多数患者能通过非手术方法治好。
误解四:生育女性发生尿失禁是不可避免的。
正解:经阴道分娩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或张力下降,但尿失禁绝不是不可避免。有目的的锻炼可防止或改善尿失禁症状。
误解五:偶尔少量漏尿,例如喷嚏或咳嗽时漏尿没关系,不值得上医院看病。
正解:尿失禁无论轻重,都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经阴道中断吊带术能解决95%的尿失禁尿失禁症状的轻重不一,治疗方法也不同,患者要根据自己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治疗方案。
大部分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凯格尔练习,锻炼控制排尿的尿道周围肌肉及辅助排尿的骨盆底部肌肉。临床数据表明50%~75%患者能减轻症状或治愈。具体方法如下,患者自我鉴别盆底肌肉的位置。感受到尿道及直肠周围肌肉的压榨感,闭上眼睛,放松身体,然后收缩肌肉3秒,再放松3秒。坚持每天做3~8组,每组10次。为增强盆底肌肉锻炼效果,可加用阴道圆锥辅助锻炼。
对于绝经后的老年女性患者,可补充一定量的雌激素,增加盆底肌肉的张力和促进尿道粘膜增生,增强对尿液的控制能力。在服用雌激素药物的同时服用孕激素。
通过以上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选择经阴道中断吊带手术治疗,梁月有主任说,临床中通过经阴道中断吊带术治疗的尿失禁患者治愈率高达95%以上。
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可通过饮食及生活方式来调节。避免含咖啡因的食物和药物、限酒或含有人工甜素的食物;每天保证2~3千毫升的饮水量,不要憋尿;记录排尿日记,临睡前少喝水,保持排便通畅。假如是感染引起的尿失禁,可适当服用抗生素及抑制膀胱收缩的药物,并且多喝水,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大;因前列腺肥大而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的男性可以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对于顽固性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用“泌尿起搏器”持续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减少排尿次数。
早期充盈性尿失禁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或考虑手术解除梗阻,或自我间断导尿术;对由于神经性病变引起的,可切断括约肌或采取间断自我导尿术。
真性尿失禁,目前尚无很好的处理方法,男性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阴茎外部集尿装置或阴茎夹控制排尿,女性患者可使用成人纸尿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