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垂体大腺瘤的常见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
垂体大腺瘤具有多方向生长的特点,其中以向鞍上生长最多见。由于鞍隔相对阻力较小,肿瘤经 鞍隔孔向上突入鞍上池,肿瘤较大时常常压迫视交叉和第3脑室;同时受鞍隔孔径的限制,肿瘤在鞍隔上、下体积较大、鞍隔部小而出现“腰征”。鞍上肿瘤向下侵犯蝶鞍,多表现为肿瘤先压迫鞍隔继而压迫垂体,不出现“腰征”。此征提示肿瘤穿越鞍隔孔生长,是鞍内肿瘤向鞍上侵犯的重要诊断依据,在鞍区肿瘤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组织病理学研究提示,垂体大腺瘤向鞍上发展是肿瘤的直接延伸,而非肿瘤对周围的侵袭。垂体瘤患者常见症状为头痛和视力下降,而其他颅神经损害症状少见。垂体腺瘤以实性多见,可合并坏死、囊变,部分表现为单纯囊性病变。CT表现为鞍区肿块,平扫等密度,无钙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强化明显。MRI较CT的优势在于能全面显示肿瘤的发生部位、生长特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肿瘤的信号特点。
除向鞍上发展外,垂体大腺瘤还可向鞍下及向两侧生长,表现为肿瘤侵蚀鞍底骨质和海绵窦,是其侵袭性发展的结果。垂体大腺瘤对颅底骨质的侵袭,按发展 顺序依次可分为3个阶段:初期,肿瘤穿破鞍底蝶骨骨质;进展期,肿瘤侵犯整个蝶窦、斜坡;晚期,肿瘤进一步破入筛窦、鼻咽和鼻腔。垂体大腺瘤的CT研究指出,50%以上的垂体大腺瘤出现不同程度的鞍底骨质吸收、变薄,部分出现鞍底轻微下陷或部分突破鞍底形成局限性软组织肿块。
二、垂体大腺瘤的特殊类型。
1种为肿瘤质地以囊性改变为主,笔者称之为囊性型垂体瘤;肿瘤呈一由鞍内突向鞍上的薄壁囊性结构,囊内为富蛋白黏液,增强扫描囊壁强化。另1种为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特殊,肿瘤发生于鞍内而向颅底侵犯,即颅底型垂体瘤(附图)。此型肿瘤的几何中心在蝶骨体,溶骨性、浸润性破坏及垂体窝 轮廓保存等征象,均高度提示为骨源性肿瘤。此型垂体瘤影像诊断非常困难,常常误诊为颅底原发肿瘤。因此,提高对此型垂体瘤的影像学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三、颅底型垂体瘤的CT诊断价值。
CT显示颅底溶骨性破坏,提示颅底骨源性肿瘤,容易想到较常见的颅底脊索瘤。 事实上,靠CT鉴别二者非常困难。本组资料显示,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CT上均表现为斜坡、鞍底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横断面影像和冠状、矢状面重建图像均显示肿瘤起源于颅底骨,导致颅底型垂体瘤常被误诊。CT密度分辨率尚不足以反映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的密度差异,不能显示垂体瘤内部的组织 结构特点,此乃CT的限度。
四、颅底型垂体瘤的MRI诊断价值。
⑴T1WI的诊断意义。本组资料还显示,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的T1WI信号强度无差异,常规增强扫描均表现出明显强化的特点。二者都引起颅底骨质的破坏,鉴别二者的确非常困难。与CT相似,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MRI的T1WI、增强T1WI表现相似,无助于颅底型垂体瘤的定性与鉴别。
⑵T2WI的诊断意义。颅底型垂体瘤T2WI上瘤实质呈稍高信号,在稍高信号背景上散布着大小不一的小泡状高信号影,小泡呈圆形或类圆形均一高信号,直径1-5 mm 。标本经HE染色,可见肿瘤实质由大量腺上皮细胞构成,其中散布着大小不一的腺泡,腺腔内充满腺上皮分泌的黏液,黏液为多肽物质,在MRI上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及T2WI显著高信号的特点。腺泡就是MR T2W图像上高信号小泡的物质基础。T2WI反映了肿瘤为腺性结构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结合中颅窝底中线区域正常情况下只有垂体这一腺体的实际,容易想到肿瘤来源于垂体。与此类似的是颅底脊索瘤,肿瘤细胞内外大量的黏液和其中的黏蛋白正是其T2WI显著高信号的物质基础。
⑶动态增强MRI的鉴别价值。颅底型垂体瘤和颅底脊索瘤的强化峰值时间和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是鉴别二者的有力手段。肿瘤的时间-信号曲线以双期曲线为多见,表现为强化上升期和强化消退期,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肿瘤表现出不同的曲线特征。颅底型垂体瘤表现为快速强化和快速消退的强化特征,强化峰值时间在60 s左右;而颅底脊索瘤在5 min的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肿瘤信号呈持续缓慢上升,提示肿瘤的不断强化。进一步的动态增强MRI显示,颅底脊索瘤的强化过程出现特征性的强化平台,是 肿瘤的黏蛋白和黏液吸附Gd-DTPA分子的结果。
T2WI反映了颅底型垂体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必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注意观察T2WI信号特征有助于颅底型垂体瘤的定性诊断。动态增强MRI反映了肿瘤的组织结构与生物学行为特点,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有助于CT、MRI征象类似的颅底肿瘤的鉴别。因此,在颅底肿瘤的影像诊断中,应重视T2WI和动态增强MRI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