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拉肚子。腹泻是内科病,但每年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季节,我们儿童外科也会更繁忙。
一是因为,轮状病毒感染会增大孩子患肠套叠的风险,到了秋天,肠套叠也会增多,多的时候一天有近 10 个灌肠治疗的孩子,灌不开的,还要做手术。
二是因为,轮状病毒肠炎常常有呕吐、腹胀等症状,到了医院,医生为了排除肠梗阻,会给孩子拍片子。而肠炎的孩子很多会有肠麻痹的表现,拍片子会有液气平。
放射科医生一看到液气平,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会写一个“肠梗阻不除外”的诊断报告,内科医生一看“肠梗阻”的字眼,就转诊到了普外科。
所以,每年我们儿外科医生也要跟着应战轮状病毒。
什么是轮状病毒?
对于轮状病毒这样的病,外科医生的诊治经验自然没有内科医生丰富,但因为上面的原因,我们也接触得也比较多,所以还是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知识。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轮状病毒肠炎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即使不做治疗,大部分也自己会好。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直到现在,腹泻仍然是导致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据估计,在 2008 年,全球有约 453 000 五岁以下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占因腹泻而死亡孩子中的 37%,占 5 岁以下死亡儿童的 5%。
因为轮状病毒的传染性很强,在体外可以存活几个小时到几个月,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在急性期病人的大便里,每 1 克大便含有的病毒数量超过 1 000 亿个,而且孩子在出现症状之前就可以排出病毒,一直持续到症状出现后 10 天,所以,家庭、幼儿园里很容易相互传播。
感染了轮状病毒会怎么样?
不同年龄段的小儿,感染后会有不同的表现。
新生儿因为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抗体还比较高,感染后常常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但早产儿因为没有获得足够的抗体,是个例外,出现重症表现的风险要高于足月儿。
重症病例主要发生在 3 - 24 月之间的孩子,只有大约 25% 重症病例发生在 2 岁以后。大部分孩子要感染多次,但第一次感染的症状往往比后继的感染要重,后继的感染症状比较轻,甚至没有症状,可能是因为首次感染产生了“免疫保护”。
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并不是马上会出现症状,在前面 1 - 7 天的潜伏期里,孩子可以没任何表现。
潜伏期一过,症状就出现了。
开始的表现往往为发烧和呕吐,大约一半孩子会发烧,但大多是低烧,但也有约 1/3 的孩子会超过 39 度。80% - 90% 的孩子会有呕吐,这些症状持续 1 - 2 天后,孩子就开始拉水一样的大便,一天可以拉 10 - 20 次,腹泻一般持续 3 - 8 天。
惊慌失措的广大家长:
大部分遭到轮状病毒感染的孩子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也足以让很多家长惊慌失措。
比如最初表现出的发烧,在没有出现其它症状的时候,可能被家长们判断为感冒,然后就给孩子吃上了感冒药;如果出现的是呕吐,又要担心是不是吃坏了东西,开始给孩子吃止吐药了;再过来,孩子开始拉肚子了,看着孩子不停的噗噗噗,很多家长又开始心塞,然后就开始思密达妈咪爱一起上,甚至抗生素也一起吃上了。
确实,所有家长面对自己孩子生病都很难淡定,巴不得所有的症状远离孩子,让他远离一切痛苦,但很多事不能顺人意。
即便是美国,5 岁以内的孩子基本都会被轮状病毒感染,其中 4/5 的孩子会出现轮状病毒肠炎,所以,大部分孩子都难躲过轮状病毒。
而且目前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跟感冒一样,主要靠自己好,无论你急或不急,都没有多少办法去缩短生病的过程。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轮状病毒肠炎所表现出来的发烧、呕吐、腹泻症状并没有什么特异性,其它的肠炎也可能有这些症状,根据发病的过程和季节,医生可能会有个大概的判断,但如果没有做相关病原检测,他们也没办法确定是不是,更别说家长自己了。
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纠正脱水好在,所有腹泻的应对原则实在大同小异。
对于轮状病毒肠炎,因为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治疗的目标不是去治愈它,而是给帮助孩子扛过生病的过程,等他自己好。就像风暴已经来了,你阻止不了,你所能做的是守住自己的房子不要被风暴吹垮。
因为轮状病毒肠炎会造成孩子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所以,保证孩子不脱水是首要目标,同时要维持孩子的电解质和营养的平衡。
孩子每公斤体重对水和电解质的需求量比成人要大,所以孩子也更容易出现脱水。
轻中度脱水的时候,孩子可能出现疲乏或者烦躁不安,口渴、口唇干、眼窝轻度凹陷,皮肤没弹性、四肢凉、尿少。
重度脱水时,孩子就可能出现淡漠、昏迷、不喝水,眼窝深陷,这时就很危险了。
脱水体征的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经验不足的医生判断也会不准。家长的优势,是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多,观察时间更多更持久,另外比医生更了解孩子平时的状况,生病的时候更好作对比。
但要靠家长自己准确判断脱水程度,还是很难。而且,脱水进展可能会很快,如果出现孩子孩子精神反应不对,和尿少或其它心里没底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以免耽误病情。
轻中度脱水可以通过口服来补液,用口服补液盐兑水给孩子喝,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补充电解质。
第三代补液盐,也就是“低渗补液盐”,是目前 WHO 所推荐的,很便宜也很安全。
注意:不推荐自己在家给孩子调盐水喝。
重度脱水的情况应该尽量预防,一旦出现也一定要尽早去医院。
要不要继续喂食?
一般不频繁呕吐,能口服补液的孩子,也就可以正常进食,长时间的腹泻可能会影响肠绒毛,但肠子仍然有吸收功能,一旦补液纠正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继续母乳或配方奶喂养,不需要进行稀释,平时能吃米饭、面包、瘦肉、酸奶、水果蔬菜一般也可以继续喂。
但要注意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但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孩子,可以考虑用酸奶来代替牛奶。
要不要使用其它药物?
国内腹泻的孩子一般都会吃蒙脱石散,这种药物主要在欧洲、亚洲和非洲使用,也有研究认为它能减少大便数量缩短腹泻过程,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它没有作用,美国儿科学会也建议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物。如过早应用强效止泻药相当于“闭门留寇”(毒素排不出)。所以腹泻发生时,不能立即、盲目乱服止泻药。
腹泻时,常吃的另外一种药就是益生菌。目前有些研究认为,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等,可以帮助恢复肠道微生态,提高免疫保护作用。但当前的证据还不那么充分,《尼尔森儿科学》里认为它们还不能常规推荐用于儿童腹泻。
家长需要警惕哪些伴随小儿腹泻的情况?
除了要观察前面说过的脱水状况,也要注意其它状况,比如持续频繁呕吐,尤其是吐出黄色绿色的东西时候,应该警惕肠梗阻。
大便带血的时候,也要警惕肠套叠、细菌性肠炎等情况。
孩子腹泻的时候反复发烧,也要考虑细菌性肠炎,是否使用抗菌素,则需听从医生的建议。
腹泻时,因为肠蠕动异常,也常常伴有腹痛,但大多不严重。如果持续腹痛,尤其是有固定的压痛区域,也要警惕腹腔内其它感染比如阑尾炎之类。这是因为,婴幼儿的阑尾炎表现可能很不典型,有时候甚至就表现为腹泻,这些都需要到医院让医生进行鉴别。
科普只是传递知识,永远替代不了医生当面的诊疗,家长碰到自己心里没底的事,还是找点上医院。
轮状病毒有办法预防吗?
轮状病毒一度被称为“民主病毒”,因为无论你出生在穷国还是富国,也无论你出生在温带还是热带地区,出生后几年都基本要感染,它对每个孩子都是民主而公平的。
但自从有了轮状病毒疫苗,穷国的孩子和富国的孩子结局就很不一样了。因为重症病例基本都是初次感染,接种了疫苗,不等于不会再感染,但相当于完成了初次感染,会产生保护性抗体,再感染,症状就很轻微,甚至没有症状了。
轮状病毒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通过注意卫生条件等措施也很难完全预防感染。但卫生条件相对更差的发展中国家的孩子,感染年龄还是要早于发达国家的孩子。
此外,大多数其它的儿童腹泻也和饮食、卫生条件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因腹泻而死的孩子大多在非洲和南亚地区。
除了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推行母乳喂养,维持孩子营养平衡,做好饮食卫生,让孩子勤洗手也是预防孩子腹泻的主要方法。父母们与其等孩子腹泻时心塞不已,不如平时给他们做好预防: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要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习惯;其次就是要严防病从口入。因此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产品则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