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子宫能不切就不切
前不久,20岁的小莹(化名)在参加学校组织的B超检查时,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子宫里长了一个肌瘤。经过进一步检查,医生发现她的子宫肌瘤已经长到了4厘米大,推算至少已经发展了4年。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春林教授表示,近年来,子宫肌瘤越来越多地“光顾”年轻女性,甚至青春期少女也会不幸“中招”。患者越年轻,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多。随着医学的发展,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也有了更多选择,不同年龄的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陈春林
全国妇产科微创介入治疗学组副组长、南方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陈春林教授 :
直径不到4厘米 无症状的可暂不治疗
据了解,子宫肌瘤的出现与雌激素旺盛有很大关系,过去子宫肌瘤的患者绝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妇女,而由于饮食习惯改变、气候变暖等原因,现在女性的发育时间普遍提前,也就是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的时间提前,所以子宫肌瘤越来越多地“光顾”年轻女性,甚至有的青春期少女也会不幸“中招”。陈春林介绍,据国内的文献记载,最年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15岁,而他诊断过的最年轻患者为19岁,“子宫肌瘤其实很常见,文献统计20岁以上的女性每4~5个就有一个有子宫肌瘤,只是大多数人都没发现而已。”
陈春林表示,发现自己得了子宫肌瘤,没必要有太大心理负担,因为子宫肌瘤的恶变率很低,只有0.4%~0.8%,而且并非所有子宫肌瘤都需要治疗。“如果发现时子宫肌瘤的直径在4厘米以下,并且没有出现诸如月经量增多、尿频、常有憋大便感觉等临床症状,不必急于治疗,但要每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如果子宫肌瘤的直径大于4厘米,病人自身要足够重视,找医生评估病情,并且说清楚自己的需求,以便和医生一起选择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剔除术后五年 一半病人会复发
他介绍,目前子宫肌瘤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子宫肌瘤剔除术、介入治疗和子宫全切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就是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全切术,但现在医学界对子宫全切的态度十分谨慎,只有在剔除术后频繁复发、介入治疗效果不佳(介入治疗有1%~3%的无效率)、患者接近更年期或者合并恶性病变或癌前病变等时才会作此“最后选择”,所以介入治疗和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主要的选择,但究竟哪一种方法更适合,首先要了解到两种手术的特点,并且结合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的自身需求才能决定。
顾名思义,子宫肌瘤剔除术就是通过手术方法把子宫肌层切开,对肌瘤进行切除,主要包括阴式剔除、腹腔镜剔除和小切口的开腹剔除。
陈春林表示,由于子宫肌瘤除了长在子宫表面,还可能长在肌壁间、黏膜下,小的肌瘤在B超中不一定显示得出来,所以在剔除术中很大程度得靠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感”。由于剔除术只能够剔除已经长成的肌瘤(太小的、长在肌层的肌瘤是无法全部剔除的,这也是肌瘤剔除术后易复发的根源),并没有去除病因,因此无法预防肌瘤的复发,所以一般术后两年的复发率为20%,随后逐年递增,到术后五年的复发率可高达50%,而且即使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保证肌瘤剔除后不复发。
另外,以上几种类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都会在子宫留下疤痕,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要等子宫恢复后才能怀孕,根据肌瘤的位置不同,需要等半年至两年的时间。
有生育需求的 年轻患者慎选介入治疗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医学界发明了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方法――子宫肌瘤介入治疗。陈春林介绍,与传统治疗的靠“切”的思路不同,它只需要在病人大腿根部切一个米粒大的小孔,经体外的操作就可以将肌瘤的供血动脉栓塞、阻断,整个过程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既未进入腹腔,也不需切开子宫肌层,对身体的伤害较小,术后两天就可以出院。
不过,这种疗法也不能彻底防止复发,根据国内外文献上的统计数据,子宫肌瘤介入治疗五年复发率在10%以内。他还强调:“介入治疗有两个主要的缺点,一是出现疗效的时间比剔除手术要慢,二是会出现一些后果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卵巢功能低下或早衰和子宫内膜完全损伤。虽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分别只有不到千分之一,但会影响到患者的生育能力,患者尤其是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一定要了解这一点。”
根据年龄选择最佳治疗方法
20~30岁未生育妇女
这一年龄段的子宫肌瘤患者,绝大多数都有生育的需求,所以子宫全切术可以首先排除。至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介入治疗中首选哪种,主要看哪种更有利于日后的怀孕和后续治疗。
30~45岁已生育妇女
陈春林介绍,如果处于这个年龄段而尚未生育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应参考20岁~30岁的未生育组;对于已经生育的30岁至45岁患者,介入治疗由于其创伤小、疗效好、复发率低、生活质量高的特点,仍然是治疗的首选。
“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够选择介入治疗,剔除术也是一个好方法,但这个时候就要从后续治疗的角度审慎考虑选择哪种剔除术。”陈春林表示,由于距离绝经期还有一段时期,肌瘤还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建议患者应优先选择阴式剔除,再就是腹腔镜剔除,最后不得已时再选择开腹剔除。”
“既然已经生了孩子,为何不干脆切掉子宫,一了百了?”对此,陈春林解释:“子宫是女性的一个重要器官,除了怀孕以外,还具有月经、内分泌、免疫和支撑功能。就拿内分泌功能来说,医学界近年来发现子宫会独立地分泌多种特殊的微量激素,由于分量非常小,目前无法用药剂的形式来补充。还有研究显示,切除了子宫的女性,其卵巢功能会比同龄人提早四年开始衰老。”因此,陈春林认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子宫肌瘤治疗中“能不切子宫就尽量不切”,只有在剔除后反复复发、介入治疗效果不佳、出现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等情况时才会作此“最后选择”。
45岁以上围绝经期妇女
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如果发现的子宫肌瘤在4厘米以下而又没有临床症状的,可以暂时不处理。“但如果肌瘤没有缩小、或者缓慢增大的,就一定要进行治疗,因为肌瘤本身会分泌一些对身体有害的激素,使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另外,未到绝经期而肌瘤的直径大于4厘米的患者同样需要治疗。“这个时候,治疗的选择面就更宽了。由于接近绝经期,使用剔除术可以不用担心肌瘤复发;使用介入治疗,则一方面可以收到治疗本身缩小肌瘤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收到雌激素分泌下降对肌瘤的缩小效果;因为这类患者年龄已经偏大,所以子宫切除也是可以接受的。”
特别提醒
16岁以上女性每年照一次B超
陈春林表示,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都感觉不到任何症状,不少都是体检时偶然发现的,这更显示出了定期妇检的重要性。“过去说婚后才需要进行妇检,但现在许多妇科病的发病都已经提前了。建议16岁以上的女性都应该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有性生活的就加检妇检,就当给子宫的健康情况保存个基本资料、为日后提供参考也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