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往往是在毫无预先警告之下而发生的,这使病患者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应对是好。典型发作时症状包括持续性胸闷、胸痛、压迫或窒息感,伴左肩背放射痛、出汗。病理基础是由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内壁沉淀的粥样斑块突然破裂而引发血栓形成,冠脉完全堵住,中断心肌血液和氧气供应,最终导致心肌坏死,破坏心脏功能,并可能随时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导致猝死。约40%的患者在没入院之前就可能已一命呜呼。
众所认可的最佳治疗法就是施行再灌注疗法。包括药物(溶栓)和紧急进行冠脉介入开通关闭着的血管。大量临床证明,支架介入术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其血管开通率达95%以上,并能把死亡率减至10%以下。但手术需要及时进行,方才有效。
一般心肌在血液供应被切断之后,细胞组织就会死亡。如果不能在6小时让血管重新灌注,那心肌恢复生机的机会就非常渺茫。相反的,如果能让血管在1小时内重新开通,那心肌损伤程度可降到最低,甚至35%的病人过后会完全没有心肌细胞坏死现象。医学上一般认为心脏病发作后3小时为“黄金时间”。如能及时行救,则病人死亡和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能减到最低点。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根据北京调查,只有50%左右心脏病患者是在3小时内入院求医,也就是说近乎一半是过了“黄金时段”才接受治疗。这可能跟国人对心梗还缺乏相关知识,不识事态严重而延误求医有关。资料也显示,前3小时入院病者在接受手术后,心源性死亡率只有5.8%。但一旦送医院时间延误到6小时以上,死亡率剧增到18.2%,高出两成。每一小时的延误,死亡率就相对增加10%。国际医疗界采用心梗病人就诊到球囊扩张(door-to-balloon,简称D2B)时间作为一个反映医院运作程序的指标。一般要求在病人入院90分钟内要让球囊扩张梗死相关动脉才能达标。北京的医院调查2008年的D2B时间是138分钟,只19%的病人能在90分钟内获得治疗。这与患者本人接受治疗程度、经济情况、医院水平等有关。我们需要强化市民对心梗症状的警觉度,并鼓励在病情发作时召救护车送往医院就诊。
我院心内科能提供的完善急诊介入服务,为AMI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在AMI急诊介入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手术例数多,术者经验丰富,并有心脏外科现场支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其关键是早期、完全和持续性的开通相关闭塞血管。急诊介入治疗是首选治疗。
相关文章